原標題:溧水白馬鎮佈局産業協同發展,迎來滾滾財源——附加值暴增 小小藍莓成“金果”
從溧水白馬鎮集鎮到石頭寨村藍莓基地,要翻過逶迤綿亙的回峰山,寬敞平坦的公路沿山腳繞到山的另一邊,一路青山翠嶺,草木葳蕤。剛剛過去的雙休日,這條路上車水馬龍,一輛輛私家車、旅遊大巴開往藍莓基地。
日前,第五屆溧水藍莓節在白馬鎮石頭寨村李巷開幕,標誌著持續2個月的藍莓採摘季正式開始,集中藍莓産業和紅色文化的石頭寨村,遊客絡繹不絕,讓這個偏遠的山村熱鬧了起來。
近萬畝藍莓豐收不愁賣
進入石頭寨村,就能看到大片大片的藍莓園,每株1米多高的藍莓樹上都碩果纍纍。
白馬鎮自上世紀80年代引進藍莓種植,也是我國最早種植藍莓的區域,目前有百畝以上規模的藍莓種植企業20多家,家庭農場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9家,主要集中在石頭寨村,種植面積達1.5萬畝,挂果面積近8000畝,今年總産量可達3000多噸。
62歲的吳根寶家住石頭寨崗上自然村。十多年前,當地推廣藍莓種植,他花了1萬多元錢買了1000多棵藍莓苗,種在自家6畝承包地裏。藍莓“三年挂果,五年豐産”,如今早已收回成本。在他和愛人的精心照料下,平均每畝藍莓年收益達萬元。老吳得意地説,“有城裏人來預訂鮮果,也有經紀人來收,藍莓不愁賣。”
白馬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鎮目前初步形成了育苗、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産業化發展模式,石頭寨村還創成了全國“一村一品示範區”。
藍莓深加工提高附加值5—10倍
最近,位於白馬鎮的南京中亮公司藍莓收購點每天都排著長隊,前來賣藍莓的莓農一天比一天多。該企業從2008年開始從事藍莓和黑莓加工,生産的藍莓速凍果和果汁、果醬、膠囊、幹紅等産品,共有數十種。公司負責人臧亮告訴記者,公司有1600多畝“兩莓”種植基地,但遠遠不能滿足工廠加工需求,還需要收購數百噸藍莓,平均價格約14元/斤,經過深加工成藍莓食品後,銷往全國各地,其凍果更是遠銷澳大利亞、俄羅斯及歐盟等地,藍莓附加值可提升5—10倍,去年公司生産總值達2.17億元,其中約一半來自藍莓加工品。
藍莓鮮果若不能及時銷售,需冷藏或冷凍保存後進行深加工。比藍莓更早在溧水推廣的黑莓曾因缺乏深加工,遭遇“爛市”。為避免類似情況再發生,白馬鎮先後引進南京白龍、南京中亮、南京寶生源等10多家“兩莓”加工企業。“有了深加工企業,既能提高藍莓附加值,也能為藍莓銷售提供保障。”白馬鎮副鎮長張成林説,白馬鎮當地的“兩莓”加工企業的産能,遠超過本地“兩莓”總産量。
依託紅色資源發展“三産”
剛剛過去的週末,石頭寨村南京昌米藍莓採摘園迎來遊客高峰期,儘管入園要收20元門票,每天仍有數百名遊客前來採摘。採摘園主人王昌米告訴記者,藍莓園面積約100畝,年産量近4萬公斤藍莓,其中30%—40%是遊客採摘的,採摘價比批發價高出一倍多。
為發展休閒旅遊,提升溧水藍莓影響力,溧水區從2013年開始舉辦藍莓節,至今已連辦五屆,越來越多采摘遊客來到石頭寨村採摘、觀光。
石頭寨村的李巷旅遊資源豐富。曾是新四軍第十六旅旅部所在地,被稱為“蘇南小延安”,保留了大量紅色遺址遺跡。近年來,溧水區發展紅色旅遊,紅色李巷已于2017年10月正式開村。目前,李巷已建成遊客中心、商業街區、民宿等。白馬鎮相關負責人表示,石頭寨村擁有紅色李巷和“兩莓”兩大品牌,在探索鄉村一二三産融合發展,促進百姓增收,助力鄉村振興,效果明顯。
據悉,石頭寨村曾是有名的貧困村,已于2017年“脫帽”。村黨總支書記周建明説,目前村裏僅有5戶貧困家庭,今年將全部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