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控郵票價格騙得2000余萬元 4名“90後”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4名“90後”成立公司,購買了近百萬枚郵票上市交易,通過操控郵票價格,以高拋低吸的方式獲利2000余萬元。7月初,因涉嫌詐騙罪,錢某某等4名“90後”被棲霞檢方提起公訴。
2016年3月,中專畢業後一直在外打拼的錢某某,向“發小”孫某某、管某某、彭某某等4人提議成立公司。隨後,由錢某某出資先後成立了3家公司。其中,一家位於棲霞區八卦洲街道的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專門從事代理河北某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大宗平臺”)郵幣卡業務。錢某某通過“某大宗平臺”購買了《僑鄉新貌》《中國彩陶》《侗族建築》三種郵票共計96萬枚,並與該平臺簽訂了上市託管協議,將三種郵票全額分配至由其實際控制的6個託管賬戶內上市交易。
在QQ交流群內,孫某某、管某某等人先是以“資深股票分析師”的身份講解股票知識,分析市場行情。業務員則冒充客戶在群裏幫襯,烘托氣氛。
在取得群友信任後,孫某某、管某某便話鋒一轉,提議群友做文化板塊,“因為古董、文藝品收藏增值更快。”很快,眾多不明真相的投資者被誘入“某大宗平臺”,孫某某則向客戶推薦之前購入的三種郵票。
他們通過發K線圖的方式,讓投資者看到郵票的收益很大,誘騙投資者在高位時購買公司手中的郵票。
蒙在鼓裏的投資者哪知道,他們看到的K線圖並不是郵票本身收藏價值的真實反映,而是由“莊家”錢某某人為控制的。
錢某某經常坐在電腦面前,看著螢幕上顯示的客戶姓名、開戶時間、資金量,一邊分析投資者的後續購買能力,一邊通過平臺上交易軟體查看著交易數量。
當郵票價位連續上漲後,群裏的“講師”、業務員就不斷鼓動投資者加大投入購買。當郵票漲到一定價格時,錢某某就開始大量拋售吸金;而市場購買量接近飽和時,他則少量購進郵票以穩定價格,進一步促進散戶補倉和防止散戶賣票止損;當交易價格回落至較低價位時,他再大量買入郵票,降低成本。
經初步統計,2016年10月以來,以錢某某為首的文化傳播公司先後誘騙約600人進入“某大宗平臺”,其中100多人投資郵票交易受騙。錢某某控制的託管帳戶共獲利人民幣2000余萬元。
辦案檢察官提醒公眾,切勿盲目加入不熟悉的投資群,更不要聽信蠱惑而隨意投資,一些看起來很容易賺錢的投資機會後面,可能是人為製造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