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創意詞彙值得關注——經濟密度。南京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提出:要堅決破除以總量規模論英雄的思想觀念,牢固樹立以品質品質強優勢的鮮明導向,不單純片面追求經濟總量和城市規模,更加注重在提升經濟密度中做大經濟總量。
經濟密度即每平方公里生産總值量,大致相當於“單位面積土地上的經濟産出”。評判一個城市發不發達,不能光看GDP。有的城市GDP很高,那是因為面積大、人口多造成的。有的城市面積很小,人口也不多,但是GDP卻很高,這樣的城市經濟密度就很高。在高品質發展背景下,“噸位決定地位”正在被“畝産論英雄”所取代。提升經濟密度,就是在追求高品質發展。
有份經濟密度排行榜:我國經濟密度最高的六個城市,深圳以一平方公里能創造9.76億産值位居第一,其他依次為上海、廣州、無錫、蘇州、南京。南京位居第六,成績不俗。但與更先進比,還有很大空間。故而本次市委全會又提出:高品質發展是幹出來的,走在前列是拼出來的。我們不但要在總量、規模、速度上繼續發力,更要牢固樹立“以畝産論英雄”的鮮明導向,在品質、結構、效益上尋求突破。
南京市領導要求,緊緊圍繞提升省會城市功能和首位度,以思想大解放引領城市大發展。提升省會城市功能和首位度,輻射帶動江蘇省和周邊地區發展,既是落實江蘇省委指示要求,也是南京自身發展需要。思想是行動先導。理直氣壯講首位度,全力以赴提升首位度,名副其實增首位度,就要跳出南京看南京,著眼全局看南京,在新時代坐標中樹立更高目標追求。無疑,在對標找差中提升經濟密度就是在提升首位度。
高品質發展是幹出來的,走在前列是拼出來的。無論是提升經濟密度還是提升城市功能和首位度,南京已不缺思路和辦法,現在就是要拼命幹。一個關鍵是,細化考核評價辦法,激勵以經濟細密度領跑者。切實加強對各高新園區創新發展、集約發展、特色發展情況的考核評價,發揮創新驅動主陣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