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蘇優化公證服務推出公證證明材料清單
新華日報  2018-08-17 15:08:53

  原標題:江蘇優化公證服務推出公證證明材料清單——材料減一半,最多跑一次

  江蘇省公證協會近日編制228個公證事項的證明材料清單並印發試行,大幅縮減證明材料,真正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證明材料砍掉了一半

  此輪減證,堪稱江蘇省公證領域最大力度改革。這份公證證明材料清單涉及委託、聲明、遺囑等42個大類228個公證事項,涵蓋公證行業99%的辦證事項。更重要的是,清單公開了公證辦理所需的證明材料、材料來源等核心信息,刪減不必要、不合法的材料數百件。同時,清單中沒有列舉的不能直接提供證明材料的特殊複雜情況,公證機構負責人應當一次性告訴當事人所需的補充材料和取得途徑,不得隨意增加證明材料,不能提高證明要求,更不能簡單拒絕受理。

  對照清單,新華日報記者發現此輪減證動了真格。對於沒有明確法律法規依據的,能夠通過個人有效證照證明的,能夠由公證機構調查核實的,能夠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解決的,不再“折騰”群眾。江蘇省公證協會會長趙科表示:“試行公證事項證明材料清單制是最大程度減輕群眾辦理公證過程中的證明負擔的一項具體工作。”

  “大膽做減法,砍掉的證明材料佔總數近一半。”江蘇省公證協會副會長許建彤説,現在辦理學歷學位、婚姻狀況、出生等公證無須再跑回單位、社區開證明材料,合同協議也把不必要的材料刪掉了。比如辦學位公證,過去當事人即使手裏有學位證書,也常需要他再回到學校開一份證明,證明學位證書屬實,而現在就不需要了。

  清單的出臺也帶來了公證方式的改變。南京市公證協會會長劉慶寧説,公證員由以往的“坐堂公證”轉為替老百姓去跑腿,轉為掌握材料的部門之間加強“信息跑路”。2018上半年,全省公證機構主動為當事人調查取證1.6萬餘次,免除當事人證明材料3.6萬餘件。

  來騙公證書的每週都有

  長期以來,辦理公證中收集證明材料難、週期長是痛點,也是社會關注熱點。“要求當事人證明‘我是我’這類事件,很容易讓社會對公證行業産生誤解,認為我們不近人情。”蘇南地區一名基層公證員告訴記者。

  “事實上,公證是一種法律行為,並非當事人説‘我是我’就行。”南京市公證處公證員王芃説,為了核實當事人身份,公證員要驗證身份證,並使用人臉識別系統比對,有的情況下還要反復向當事人詢問,才能判斷“我是我”。

  此外,公證人員對證明材料慎之又慎,很多時候是因為公證領域中當事人騙取公證書的違法行為始終未能杜絕。許建彤説,江蘇每年要辦理公證90萬件左右,公證還往往與房産、房號、學校派位等稀缺資源相關,拿到具有法律效力的公證書,相當於擁有優先權,這就讓一些不法分子為了個人利益在公證時造假。

  繼承類、人身財産關係類公證最易引來不法分子鑽空子。在南京,曾有一對假夫妻辦房産抵押擔保,因“妻子”實際身高與登記信息不符,公證員警覺了,不斷追問,最終兩人露出了馬腳。王芃説:“南京市公證機構去年出現假人假證1300多件,每週都有來騙取公證書的。”

  信息共享百姓才能少跑腿

  證明難,難在數據不能共享。一些專家告訴記者,當前公證事項涉及幾十個部門,公證系統能拿到的數據非常有限。公證機構無法查詢相關部門掌握的當事人親屬關係、犯罪細節等關鍵信息。徵信系統的失信人名單也沒有實現共享,識別不誠信公證大多靠公證員經驗。“公證處在向一些部門核實信息時,人家直截了當對我們説不。”

  只有推進數據共享,讓信息多跑路,才能讓百姓少跑腿。省公證協會相關人士介紹,當前我省公證行業已與公安、民政、不動産登記等部門建立數據對接和交換機制。南京江北新區等地區正在建設大數據管理平臺及基礎庫建設項目,建立跨部門數據共享交換平臺,與公證端口業務數據對接,將直接推送證據材料至公證處。此外,全省公證機構還建立了不誠信公證當事人的名單目錄。

  社會對公證的需求越來越多,公證的作用、效力越來越大,讓老百姓明白辦證、輕鬆辦證,是一件關係“放管服”改革成效的大事。許建彤説,有條件的公證機構將自主建立專業調查隊伍,公證機構之間還將委託調查核實,杜絕坐堂公證、以證換證等現象發生。據了解,一些公證處已經成立了專業調查隊,從另一個方面化解當事人證明難的問題。

  省司法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全省公證行業積極推行公證“最多跑一次”服務試點,努力從服務、政策、制度、環境等方面,進一步優化公證服務。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