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鄉村振興,不能都擠旅遊一條道
最近,江蘇省多地密集出臺鄉村旅遊發展規劃,不約而同將發展鄉村旅遊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帶動鄉村旅遊遍地開花。但新華日報記者深入調查發現,只有少數鄉村有條件靠特色“鄉愁”資源吃上“旅遊飯”,一窩蜂都擠上鄉村旅遊一條道,可能帶來大量同質化、低水準建設,不但面臨較大市場風險,弄得不好還會破壞鄉村原有風貌。
旅遊成為鄉村振興“強引擎”
8月5日,一個上海“千人旅遊團”走進全國最大的盆景村——如皋市如城街道顧莊社區,見到戶戶洋樓別墅,聞到處處庭院飄香,讓遊客艷羨不已。“我們用祖傳的盆景手藝,把村子打造成‘盆景王國’,吸引四面八方的遊客競相前來。”社區黨總支書記明正奎説,2017年顧莊被評為“中國最美鄉村”,鄉村遊讓村民應接不暇。
“梭子蟹來啰!”當天清晨,在100公里外的啟東市呂四港鎮新漁港碼頭,禁漁期後首批出海漁船滿載歸港,“第一網”收穫讓整個小鎮沉浸在歡樂中。對“第一網”充滿期待的,還有遠來的客人。“我昨天就來守,買了3箱梭子蟹,今晚就能上餐桌。”看著還在揮舞鉗子的梭子蟹,蘇州遊客徐衛國滿臉興奮。2017年,這個“中國最美漁村”吸引遊客近50萬人,實現旅遊收入超過5億元。
“統計顯示,南通各類鄉村旅遊示範點農民的年人均收入,比全市平均水準高出2000多元。”南通市旅遊局規劃發展處處長李國新介紹。
放眼全省,鄉村旅遊正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引擎”。省旅遊局公佈的數據顯示,江蘇已擁有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39個,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戶40個,各類鄉村旅遊經營戶3.7萬家左右。2017年,江蘇省鄉村旅遊實現營業總收入近900億元,比2016年增長20.8%,接待遊客總人數2.87億人次,同比增長16%,江蘇省鄉村旅遊直接從業人員已達約42萬人。
鄉村遊並非春色滿園
新華日報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鄉村旅遊並非都春色滿園,一些景點已在凋零。
2018年3月,南通一家以鮮花為主題的小鎮開園,這裡與大豐荷蘭花海相似:大片鬱金香花叢裏聳立著幾座色彩鮮艷的風車,所有建築都是清一色的歐式風格。8月9日,新華日報記者再次走進景區,發現鬱金香凋謝了,小鎮鮮花寥寥無幾,比鮮花更少的,是入園的遊客。
“一哄而上發展鄉村旅遊,同質化嚴重,必須引起重視。”李國新説,這兩年南通新建的農業觀光、鄉村生態休閒旅遊項目超過100個,數量幾乎翻了一番,不少項目跟風上馬高度雷同,賞花火了就搞賞花,採摘熱了就上採摘。近300家鄉村旅遊點中,僅農家樂就有約130家,大部分都是“垂釣+吃飯”模式,隨著遊客不斷被分流,已有一些難以為繼,黯然退出市場。
“旅遊飯雖香,卻不是所有鄉村都能吃上。”武漢大學教授賀雪峰認為,旅遊業是眼球經濟,發展旅遊的基本前提是要有獨特的看點資源或文化內涵。目前,我國最多只有不到5%的農村具有賺取城市人“鄉愁錢”的可能,它們要麼擁有名山大川等景觀資源或稀缺性文化、生態資源,要麼位於都市圈環城休閒帶上。
江蘇發展鄉村旅遊條件優越,但如果特色挖掘不充分、詮釋不到位,就吸引不了遊客。“幾萬畝水杉樹連成一片,的確震撼,但總感覺還少點什麼。”暑假裏,南通旅遊達人張成帶著家人,慕名前往江蘇省某沿海森林公園遊玩,結果敗興而歸,“森林公園的前身是上海、蘇州等地知青參與建設的國有林場,我很想感受一下知青們的生活,卻找不到一點當年的痕跡,十分遺憾。”
區域“一盤棋”佈局鄉村遊
千畝荷塘碧葉連天、萬花吐蕊,一陣夏風吹過,荷香沁人。望著木棧道上如織的遊人,如皋開發區平園池村村委會主任秦德來又喜又急,“今年賞荷的人不少,最多一天來了近萬人,可都是拍拍照就走了,聚了人氣沒聚到財氣!”
有人氣沒財氣,因為村裏就一個孤零零的景點,餐飲、住宿、購物等配套不健全,留不住客。如皋開發區黨群局幹部李琪説,鄉村資源分散、人才有限,許多村搞旅遊沒有通盤規劃,有的連設計圖紙都是找鎮上列印店畫的,品質可想而知。讓李琪感到反差強烈的是,在她老家浙江湖州,有不少地方已提出打造鄉村旅遊2.0版,從滿足遊客的吃住、娛樂、購物等初級需求,向滿足文化情感等個性化需求升級。
南通市旅遊局副局長沙向軍認為,鄉村旅遊高品質發展,需在“一盤棋”上謀篇佈局,農業、建設、旅遊、林業等政府部門要形成合力,梳理全域鄉土資源,錯位發展打造特色,並統籌建設旅遊設施、規劃旅遊線路,將散落的景點串成旅遊風情線。
江蘇多地已在破題:南通打破行政分割,將處於長江中的通州區開沙島和如皋市長青沙島整體規劃,聯手打造高品質生態旅遊島;淮安在城鄉公共服務設施上疊加旅遊公共服務功能,推動田園變公園、勞動變運動、産品變禮品、農房變客房;溧陽精心打造總長300多公里的一號旅遊公路,將220多個鄉村旅遊景點、23個美麗鄉村和特色田園鄉村試點村串聯成線,帶動10萬農民搭上旅遊快車……
“江蘇鄉村旅遊發展正整體從粗放複製走進優質提升階段。”江蘇省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聯合江蘇省住建、農委、水利等有關部門,共推鄉村遊向品質化、特色化、集聚化、融合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