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致力於高性能及複合材料研發,已有3個國家級標委會——南京玻纖院,匠心鑄造大國重器
9月15日,由江蘇省質監局、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主辦的全國碳纖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南京舉行。這是我國新版《標準化法》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籌建的第一個國家級標委會,也是我國碳纖維産業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
企業界有句流行的説法:三流企業做産品,二流企業做品牌,一流企業做標準。目前,國家級的標委會全國一共只有270多個,而南京玻纖院就已擁有玻璃纖維、保溫絕熱、碳纖維3個國家級標委會,堪稱鳳毛麟角。
追溯南京玻纖院50多年的發展歷程,從“兩彈一星”到大型艦船,從航空航天到軌道交通……南京玻纖院一直致力於高性能纖維及複合材料的研發和標準制定,以匠心鑄造大國重器,為實現科技強國夢而殫精竭慮。
因“兩彈一星”而誕生
在南京玻纖院展覽室門外,有一面“專利墻”。墻上密密麻麻排列著數百項專利證書,南京玻纖院的科研實力之雄厚由此可見一斑。
走進展覽室,展陳的內容更加令人震撼。飛機、運載火箭、艦船、神舟飛船、高新武器、高鐵……你可能很難想像,這些大國重器都與南京玻纖院研發的産品——玻璃纖維、碳纖維等有關。
“雖然,這些玻璃纖維、碳纖維樣品都細若蠶絲、柔軟如棉,可事實上,添加到材料裏後,它們不僅比鋼品質更輕,而且比鋼強度更強,同時還具有透光、耐溫等特點。”南京玻纖院董事長、全國碳纖維標委會主任委員趙謙介紹,南京玻纖院是為配合國家“兩彈一星”戰略于1964年成立的,也是我國唯一從事玻璃纖維、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研究、開發、生産、應用的綜合性科研院所。50多年來,南京玻纖院一直圍繞高性能纖維製造、纖維及複合材料應用評價、軍工配套和標準化等工作不懈奮鬥,並取得顯著成績。
如今,南京玻纖院擁有連續玻璃纖維及定長玻璃纖維全套技術,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工程設計金獎,設計完成和投産海內外玻璃纖維池窯生産線50多條、岩棉生産線近60條,使我國成為世界第一的玻璃纖維製造、使用、出口大國,實現行業技術和經濟跨越式發展。
同時,作為國防科技工業最大的特種纖維及立體織物研製與生産基地,南京玻纖院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碳纖維三維多向預成型體設計、研製和生産體系。
積極搶佔標準制高點
人們常説,得標準者得天下。標準是産品和服務走向市場的通行證,代表著市場話語權和産業競爭制高點。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國際化,也因此成為現代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多年來,南京玻纖院在潛心研發高性能纖維及複合材料的同時,一直高度重視相關標準化的工作。
“碳纖維是提升我國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戰略性新材料。”趙謙介紹,除了研究制定玻璃纖維、保溫絕熱的相關標準以外,南京玻纖院從1999年就開始研究碳纖維標準制定工作,並先後制定了近20項國家標準和1項行業標準,為國産碳纖維的産業化和應用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同時,南京玻纖院還代表中國作為國際標準化組織“增強纖維和複合材料技術委員會”的對口單位,積極參與碳纖維國際標準的制訂修訂工作,先後完成國際標準修訂項目10項,並成為3家全球碳纖維國際標準循環比對實驗室之一,在國際標準化工作中展現了中國實驗室的技術水準,為中國爭取了碳纖維國際標準制定的話語權。這也是全國碳纖維標委會最終“花落”南京玻纖院的重要原因之一。
國內碳纖維行業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杜善義和俞建勇,也參加了全國碳纖維標委會成立大會,並對南京玻纖院在碳纖維領域的創新以及在標準化工作中取得的成績予以高度肯定。
助力全國碳纖維産業發展
“碳纖維以前只有美國和日本能夠生産,並且對相關技術進行封鎖。”趙謙介紹,為扭轉這一不利局面,早在8年前,我國就將碳纖維列為國家加快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産業。近幾年,我國的碳纖維産業取得了長足進步。目前,國內研究和生産碳纖維的企業有近40家,碳纖維産品已形成批量化、系列化。
隨著碳纖維生産技術的不斷突破,國産碳纖維的應用領域也不斷拓展,包括國防軍工、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土木工程、軌道交通、市政設施、環保、體育休閒用品等軍用和民用領域。我國碳纖維産業已形成良好的工業化基礎和産業規模。
江蘇省是碳纖維製造大省,碳纖維産量佔全國總産量的60%以上,建立全國碳纖維標委會對江蘇省碳纖維産業發展也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張樂夫在全國碳纖維標委會成立大會上表示,借此全國碳纖維標委會落戶江蘇的契機,江蘇省將切實發揮碳纖維的技術和産業優勢,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著力推動碳纖維高端化、産業化和規模化,打造全國一流的碳纖維研發製造基地,為全國碳纖維産業發展作出江蘇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