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蘇北老黃泛區試點提升耕地品質
新華日報  2018-09-18 15:00:43

  原標題:蘇北老黃泛區試點提升耕地品質 不施化肥,作物産量畝均提高30公斤

  新華日報記者近日來到蘇北老黃泛區濱海縣界牌鎮,參加“糧食主産區耕地保育與品質提升綜合解決方案”現場觀摩會。“界牌鎮黃河故道中低産田的背後,是全省1200萬畝廢黃河黃泛沖積區上的糧食産區。”省農科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所長艾玉春介紹,這片區域不僅是江蘇省重要的糧食主産區,也是當前省內中低産田集中分佈區,“黃河故道耕地品質低劣,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2017年7月,艾玉春和省農科院資環所研究員張永春牽頭,在界牌鎮開展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資金項目——制定“糧食主産區耕地保育與品質提升綜合解決方案”。“綜合解決方案”囊括耕地品質調查、監測與評價,土壤有機質定量提升及活化,土壤養分均衡調控,土壤障礙消解和生物功能培育四項技術。

  “在黃河故道地區,一些中低産田的土壤有機質含量甚至不足普通耕地的一半,耕地品質常年處於最低等級。這樣的土壤環境下,各項技術分開實施得到的結果往往是頭痛醫頭,難以治本。”張永春感慨,土地治理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越是肥力低下的耕地,越有必要拿出綜合性解決方案。

  “整套方案的創新點,主要集中在定量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消減土壤障礙和培育生物功能等方面。”艾玉春介紹,經過多項試驗,立項一年來研究團隊已基本掌握田間有機物施加與土壤有機質含量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提升與作物産量增加兩組內在關聯。同時,在提升地力的有機物料選取和輪作方式擬定上,也取得階段性成果。“在不施化肥的條件下,每畝試驗田的作物年産量提升30公斤左右。”張永春説。

  省農科院資環所研究員楊林章認為,“無論如何,過去低産田裏對化肥過度依賴的耕種思維必須得到遏制。” (新華日報 記者 李睿哲)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