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世界傳播中國和平之聲
南京日報  2018-09-18 09:58:17

  原標題:向世界傳播中國和平之聲 南京探索建設國際和平城市

  9月19日,2018年國際和平日紀念活動將在南京舉行。本次紀念活動的主題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

  和平與發展是人類的共同願望。2017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就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重大問題提出要“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三大慘案”發生地和世界“四大殉難城市”之一,南京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積極建設國際和平城市、傳播中國和平之聲,把國際關注、中國方案和南京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去年,南京成為第169座國際和平城市,並且是中國首座加入該組織的城市。

  以國家公祭為統攬,開展系列和平活動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此後,南京主動擔當,以國家公祭為統攬,每年都積極策劃在國內外舉辦一系列和平主題活動。 

  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0週年祭,自7月7日起,南京舉辦“抗戰家書”徵集暨誦讀活動、“南京國際安全區”公益徒步活動、“世界和平法會”“燭光祭”四大類28項主題活動,悼念死難同胞,祈願世界和平。當年國家公祭期間,協調美國、加拿大、阿根廷、俄羅斯、德國、荷蘭、澳大利亞、東帝汶、博茨瓦納等400多個僑團在五大洲10多個國家、地區共同舉辦海外悼念活動,得到活動舉辦地人民和媒體的廣泛關注,加拿大安大略省將每年12月13日定為“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

  南京在和平研究方面也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可。據介紹,南京成立了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這是江蘇省重點高端智庫,主要對南京大屠殺、世界和平等課題進行研究。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和南京大學合作,在中國第一個建立和平研究中心以及和平學學科。研究院會同有關研究機構共同推進《世界記憶名錄——南京大屠殺檔案》、《拉貝日記》(影印本)等出版物發行,積極支持中英文《世界和平城市》叢書等和平學著作出版計劃,構建和平城市、傳播和平之聲構築理論支撐。201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南京大學設立“和平學教席”,充分發揮該教席作用,加強與國內外和平學研究機構的交流研討,併發布《中國和平學發展報告》。

  地方立法,保障國家公祭活動

  2018年8月28日,在南京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南京市國家公祭保障條例(草案)》提交審議。南京日報記者了解到,南京制定國家公祭保障條例,在促進國家公祭活動保障工作規範化、法治化方面填補了立法空白。

  為了保證立法的高品質,南京市人大常委會黨組高度重視,加強頂層設計,首次成立立法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和統籌;首次委託第三方機構開展立法前評估工作等。《條例(草案)》分為七章,包括總則、公祭活動保障、國家公祭設施保護和管理、行為規範、宣傳教育、法律責任、附則,共四十五條。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儀式感是民眾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體驗。《條例(草案)》提出,參觀國家公祭設施或者舉行悼念活動,應當真誠緬懷逝者,保持言行莊重、安靜肅穆;愛護歷史文物,不得褻瀆、損毀國家公祭設施;衣著得體,不得身著與國家公祭設施環境、氛圍不符的服飾、圖標;服從現場工作人員的組織與引導,不得擾亂國家公祭設施及周邊公共秩序。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條例(草案)》特設了“宣傳教育”專章,提出了構建全面、完整的國家公祭宣傳教育體系,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其中明確,市人民政府應當做好南京大屠殺史實對外宣傳工作,推動國際和平城市建設,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努力。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將國家公祭主題教育納入本市國民教育體系,組織教材編寫和主題教學實踐活動。 

  主動“高站位”,講好“中國和平故事” 

  2016年10月至12月,《共同見證:1937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在法國岡城舉辦;2018年6月至7月,《共同見證:1937南京大屠殺》和《共同見證:1937南京記憶》展分別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辦……近年來,在多方支持下,南京大屠殺史實展走向海外,爭取國際社會認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還與美國、法國、日本等戰爭與和平主題博物館建立了和平與友好館際關係,與10余個國家進行了和平交流。先後在美國舊金山、丹麥奧爾胡斯、日本大阪、法國岡城等30多座國外城市舉辦了展覽、證人證言集會及和平交流活動。 

  “以和平為主題,與國際城市開展交流互鑒,也為南京走向世界提供了新機遇,有助於進一步提升南京的國際影響力。”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説,為了更好地在國際上發聲,南京構建全媒體傳播路徑,建立並完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網絡平臺,建立專業化的英文網站(頁),開設並運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平臺,與傳統媒體構成媒體矩陣,傳播南京和平城市形象與文化。 

  據悉,圍繞國家公祭,南京協調組織境內外全媒體廣泛開展報道。2017年國家公祭期間,境內網上關於國家公祭的新聞達3萬多篇,微博閱讀量超過17億,微信公眾號閱讀量超過6億,新聞客戶端閱讀量超過13億,網絡直播在線收看觀眾近2億人次。 

  做大“朋友圈”,實現精準有效傳播 

  2013年,南京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結為戰略合作夥伴,在青年、文化、和平等領域開展了廣泛合作,2014年,雙方共同舉辦了國際青年體育、文化與和平論壇。 

  過去幾年,南京一直在努力向國際和平城市協會發出申請報告,申請加入世界和平城市組織。國際和平城市協會是全球唯一的和平城市協會,得到了聯合國有關組織的正式認可。該協會致力於連接、促進和鼓勵全球開展和平活動的城市,實現世界和平的夢想。 

  2017年8月31日,南京正式通過申請。9月4日,國際和平城市協會通過視頻向全球公告,南京成為第169座國際和平城市,這也是中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加入該組織的城市。加入世界和平城市組織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南京大學教授劉成介紹説,比如在戰爭中直接受過創傷,發生過重大的有關和平的事件。南京大屠殺慘案中,侵華日軍屠殺了30多萬中國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多年來,南京堅持和平理念,為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做了大量工作,具備申請基礎。 

  國際和平城市協會項目執行會長弗雷德·寇茲先生表示,南京成為和平城市後,方便全世界所有國際和平城市的人們,更多地了解中華民族熱愛、追求和平的悠久傳統,也會明白中國在構建世界和平城市目標中做出的努力。 (南京日報 記者 毛慶 許琴)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