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園快遞悄然改變“地攤模式”
新華日報  2018-10-10 11:40:53

  原標題:電冰箱、洗衣機、掃地機器人如今都能快遞到高校——校園快遞悄然改變“地攤模式”

  “你們先去吃飯,我去拿個快遞。”近年來,這句話已經成了不少大學生午休時的口頭禪,收取包裹也成了大學校園生活的一部分。

  開學季和“十一”假期前後,新華日報記者探訪了不少江蘇高校校園快遞點,發現校園快遞業務迅速增長,給學生帶去便利的同時,諸多“痛點”也在逐步改善。

  00後幾乎“將家搬到了學校”

  2018年,00後新生跨入大學校門,他們幾乎也“將家搬到了學校”:電冰箱、席夢思、洗衣機、掃地機器人。甚至平衡車、無人機都出現在不少大學的快遞點。

  “十一”小長假剛剛結束,在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快遞點,大一新生小雪就拖回了一台在網上購買的小型半自動洗衣機。她告訴記者説,整幢宿舍樓只有4台洗衣機,忙的時候還要排隊。“自己有洗衣機就方便不少,想什麼時候洗就什麼時候洗。扛進宿捨得時候宿管阿姨問了幾句,我含糊應對也就過去了。不過這種大功率電器如果真查起來還挺麻煩的。”

  70後大學生跨入校門的“三寶”是臉盆、鋪蓋、被子;80後是隨身聽、熱水器、臺式機;90後換成了筆記本、手機、相機;對00後來説,則是快遞、快遞和快遞。“利用快遞購買生活‘神器’,出發點都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和生活,體現了00後大學生的心理特點,也彰顯了物流迅速發展的時代特色。”揚州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團委副書記季中亞説道。

  2018年校園快遞包裹增速明顯

  “開學報到採用‘空手到’成為不少新生的選擇,到了學校,包裹也正好快遞到了。”江南大學後勤管理處副處長季王飛説,2018年開學季,江南大學的菜鳥驛站快遞派件量達到20萬件,日均最高達1.2萬件。開學一週內收到的快遞,大件包裹超過50%,“內容也五花八門,除了日常用品,有的同學還把家裏的自行車也寄過來了。”

  做物流起家的德邦快遞,一直深耕校園包裹派送。德邦快遞相關人士透露,“2018年開學季包裹量增幅非常明顯。”德邦大數據統計,2018年江蘇區域派送的新生包裹重達66萬公斤,相當於裝滿19輛17米長貨運卡車,南京重量佔江蘇42%。全國重1.4萬噸,“僅僅是開學季就為德邦帶來了3500萬元快遞業務收入,增長率超100%。”

  根據菜鳥驛站提供的全國高校00後大學生“空手到”排名榜顯示,江南大學和雲南大學、湘潭大學位列全國“空手到”高校前三甲。在江蘇省內,江南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新生最愛“空手到”。

  菜鳥驛站當前在江蘇高校有超過250個校園站點,每月為在校師生近1000萬單包裹提供服務。京東與江蘇的107所高校校區合作開設了京東物流在高校內的專屬網點——“京東派”,高校(校區)覆蓋率達到65%以上,每月配送京東訂單量超過60多萬單。

  寬敞的快遞服務中心閃亮登場

  過去出於安全考慮,高校一般不讓快遞員進入校園送快遞。快遞小哥們只能把快件送到校門口或者固定收件點。於是,在不少高校外,一些快遞公司的快遞員常常在學生放學時間段內聚集在校門口,將需要派送的快遞包裹堆放在路邊,造成了周邊秩序混亂。

  “散亂無序的校園快遞,也給學校管理秩序造成了嚴重影響。”南京的一位高校後勤管理負責人坦言,校園裏曾存在快遞“亂擺亂賣”“佔道經營”等快遞亂象,而且師生的快遞安全也得不到保障,經常有取錯快遞等情況發生。

  近年來,校園快遞智慧化與標準化進程正在逐步加快,不少高校的物流末端配送“擺地攤模式”也悄然發生了改變。2017年,東南大學校園快遞服務中心在九龍湖校區閃亮登場,整潔寬敞的服務大廳,規範的智慧存取櫃,24小時無休取件存件,使師生“足不出戶”,在校園裏就可以隨時享受收取和寄送快遞服務。

  新華日報記者在江南大學菜鳥驛站看到,一件件包裹被擺放在貨架上整齊有序,像一個超市,並根據功能分為幾個大區,學生憑藉收到的短信,根據條碼取件,整個取件過程只需兩三分鐘。目前,像食堂、宿舍、寬頻一樣,菜鳥驛站正成為高校基礎設施,通過高效的技術解決方案,讓校園快遞更加方便、安全、有序。

  2018年校園快遞的高峰期,各高校更在末端派送點紛紛推出“黑科技”,讓包裹收取更加輕鬆方便:2秒出庫的高拍儀,刷臉取件的智慧櫃矩陣,保障安全的雲監控系統。“江南大學2018年在校內開通了‘新生取快遞專列’小公交,開學前一週,這個專列每天從早到晚都裝得滿滿的。”季王飛説道。(新華日報 記者 王拓 楊頻萍 朱秀霞)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