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地有大美 躬親以拾級
南京日報  2018-10-16 16:34:13

  原標題:南師附中校本德育課程:天地有大美,躬親以拾級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res07_attpic_brief

  拔蔥活動。

  每年的6月初,南師附中的高二學子們便離家遠行,在老師們的帶領下“上天入地”“走家串坊”,深入社會、體驗生活、調查研究。這是南師附中堅持了二十多年的校本德育課程——“天地有大美”《社會實踐》課程,帶領每一位附中學子深入社會、了解社會、體驗社會。該項活動能結合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開展社會調查、撰寫調查報告,學以致用的同時,為附中學子們的生涯規劃奠定基礎。師生同心,做到潛心挖掘教育資源,全面調動積極性和創新力,創造性地開發和實施課程,保證課程獲得高品質的成果。

  上世紀90時代,語文特級教師龔修森老師帶領10余名學生到皖南地區體驗生活,了解民情,寫生繪畫。次年,南師附中文科班一行100多人在老師的組織和帶領下來到皖南,進行系統的為期一週的實踐體驗。如今,實踐內容從最初的南京江浦行知基地的學工學農,演變為四大主題多層次的社會實踐形式。一是文化對比研究,如“南京與西安明城墻對比研究”,“吳音何處尋?——關於蘇州話傳承現狀的調查”等;二是社會調查研究,如“拙政園紀念品銷售情況調查”,“南京師附中宿遷分校食堂運營情況”等;三是地質探秘研究,如“徽杭古道綜合研究”,“宏村水系形態特徵和作用”等;四是前沿實驗研究,如“利用給水廠廢棄泥控制湖泊內源磷污染”,“耐火節能材料的發展及其改良方向”等。

  南師附中紀委書記兼學生發展中心主任居艷介紹,為期一週的社會實踐,是精心準備後的靶向行動。從每年五月初,學校組織動員,聘請專家指導全體高二學生的課題選題、調查報告撰寫等,到各班民主討論形成班級社會實踐課程方案,規劃、細化到每天每一個時段的小組活動安排,最終所有學生完成社會實踐中的任務,形成小組為單位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以個人為單位的社會實踐隨筆和微視頻、攝影集等成果。期間,附中的老師們扮演著多個重要角色,實地踩點、確保活動安全有序先行者,指導每個課題順利開展的導師,協助班級自主化管理,保障安全的守護者,優秀實踐調查報告、隨筆的評委。

  據悉,社會實踐中優秀的調查報告和隨筆將彙編成雜誌《樹人——社會實踐篇》,它是這群高二學子們可貴經歷的結晶,更是一份未來規劃的經驗。據了解,“天地有大美”校本德育課程榮獲南京市第二屆校本德育課程優秀成果一等獎,南京師大附中被評為首批南京市中小學德育示範基地。

  時代在變遷,但是做大事的難度始終沒有變,千辛萬苦依舊需要經歷。“嚼得菜根,做得大事”這句傳承了百年的校訓,勉勵著每個附中學子吃常人難吃之苦,礪常人所難忍之磨煉,幹出一番事業;勉勵著每個附中老師熱愛學生,認真教學,刻苦鑽研,言傳身教,成為“和合,學識,超越”的名師。(南京日報 記者 李鳴)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