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力以赴打贏脫貧攻堅戰
新華日報  2018-10-18 09:22:29

  原標題:高水準全面小康路上確保“一個不少 一戶不落” 全力以赴打贏脫貧攻堅戰

  精準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好的三大攻堅戰之一,中央要求三年必須完成。10月17日,在第五個“全國扶貧日”之際,省政府召開電視電話會,就在全省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進行再動員、再部署,要求齊心協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為高水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奠定堅實的基礎。

  133萬低收入人口摘掉了“窮帽子”

  連雲港市贛榆區黑林鎮曾是省重點貧困鎮。如今提起黑林,則是藍莓、獼猴桃和大紅桃的基地。2017年,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12693元。對於黑林鎮來説,致富之路,就是一條生態和發展共贏之路,依託著高效農業、培育農業龍頭企業, 4000多農村剩餘勞動力實現了家門口就業,人均增收近3000元。

  摘掉貧困的帽子,住漂亮的房子,過富裕的日子,是百姓最基本的願望。為了脫貧,睢寧縣順應城鎮化規律,將集中居住作為脫貧致富的重要突破口,想盡辦法為民增收。“在18個鎮(街道)開設扶貧網店,為喪失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戶建立扶貧網店,根據銷售進行利潤返還,已經有2946個建檔立卡戶開店,低收入戶最高收入超5000元。”縣委書記賈興民説,發展産城融合創造就業崗位、發展現代農業、將各級扶貧資金變為扶貧資産,通過多種渠道為民增收。

  産業脫貧、就業創業、教育助力、健康援助、金融助推、基礎支撐、國土支持、企業幫村……從2015年以來,江蘇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脫貧攻堅、創新探索,新一輪脫貧攻堅取得了重要的進展,高水準全面小康底部穩步抬升、基礎更加堅實。2016—2017年,全省累計有133萬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480個經濟薄弱村實現省定脫貧目標,其中,年收入6000元以下農村低收入人口占比從5.8%下降到2.6%,蘇北6個重點片區和黃橋茅山老區面貌發生顯著變化。2017年,蘇北地區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蘇北和全省平均增速分別快13.7和14.2個百分點。2018年年初,經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首次電話調查,蘇北地區低收入農戶對扶貧工作的整體滿意度達到了83.4%。

  精準脫貧還有“硬骨頭”待啃

  在不久前召開的省委常委會上,省委書記婁勤儉提出,江蘇省的脫貧攻堅,是在絕對貧困問題已基本解決的基礎上推進的,主要是緩解相對貧困問題。

  截至目前,江蘇省還有125萬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341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尚未實現脫貧目標。不僅如此,每年還有一定數量的低收入人口返貧,一部分低收入群眾醫療支出負擔重、住房條件差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確保如期高品質打贏脫貧攻堅戰,仍是待啃的“硬骨頭”。

  沭陽縣是全省扶貧工作重點縣,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省定經濟薄弱村的總量和佔比均為全省最高。縣委書記卞建軍説,要用“繡花”的功夫,精準施策。在扶貧項目上,要確保資金投放精準,確保更多項目和資金投向困難地區、困難群眾;在識別貧困戶上,啟動精準識別程式,“看糧、看房、看勞動力強不強、看有沒有讀書郎、看有沒有病人躺在床”。另外,針對重點對象,比如被家中老弱病殘等拖住而不能從事經營性活動或者外出打工的低收入農戶,每年投入1000萬元購買照料服務。此外,該縣將教育扶貧、健康扶貧、保險扶貧等11類扶貧政策整合優化,構築低收入人口脫貧“保障網”。

  省政府17日召開的電視電話會上,明確提出要關注重點低收入群體的脫貧問題、部分低收入人口返貧問題、部分經濟薄弱地區發展能力不強的問題、一些地方扶貧資金使用效益不高的問題、幫扶對象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等有關問題。

  全面脫貧攻堅已畫“施工圖”

  高水準全面建設小康路上,一個不能少,一戶不能落。

  幾經討論,江蘇省《關於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實施意見》已于日前由省委省政府正式印發。45項具體任務,實現“一定管三年”。省扶貧辦主任趙旻説,這是江蘇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任務書,更是未來幾年全省扶貧工作的施工圖。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仍為基本方略。按照《實施意見》,重點片區、重點經濟薄弱村、重點低收入群體是我省脫貧難度大的三類對象,需要更大力度集聚資源、集中力量攻堅。

  在總結前期脫貧攻堅的基礎上,《實施意見》提出三類創新要求:構建扶貧脫貧長效機制,比如完善貧困監測預警、有效防止返貧等;建立健全保障性扶貧制度體系,比如搞好扶貧開發與社會救助政策制度銜接等;為鄉村振興打好基礎,補齊短板,強化能力,搞好突破性、先導性發展,比如在貧困集中度高的地區開展農民住房條件改善示範引領、推進産業扶貧與資産收益扶貧有機結合等。(新華日報 記者 趙偉莉)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