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白色污染”須建網絡嚴考核
新華日報  2018-10-18 17:22:41

  原標題:全省地膜使用量4.3萬噸,回收利用只有三成 ——治“白色污染”須建網絡嚴考核

  主要用於設施農業的農用塑膠薄膜,在促進農業增産的同時也造成觸目驚心的“白色污染”。10月16日,江蘇省農委聯合江蘇省環保廳召開江蘇省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工作推進會,南通如皋市和海安市示範現場參觀點展示了多個有效做法。

  如皋經開區城北街道平園池村的劉夕春是當地有名的廢舊農膜回收大戶。其獨有模式是:種植戶收集廢舊農膜堆放到田頭,回收戶到田頭分揀、打捆並運出,按廢舊地膜10 元/畝、廢舊裙膜15元/畝、廢舊大棚薄膜3元/公斤左右的價格結算,收走滴灌管抵算用工費用。收回的廢舊農膜集中堆放、定期送往加工廠製成塑膠粒子,按每噸4000元左右售給制塑企業。劉夕春常年用工五六人,回收涉及如皋中北部、海安南部、姜堰東南部3個縣市12個鄉鎮,覆蓋面積達1萬多畝,年回收廢膜約120 噸,年銷售30萬元左右,在減少環境污染的同時還增加了當地農民收入。

  海安信誼農用塑膠公司專注于農膜後道處理,將廢舊農膜清洗整理後,重新製造成種苗秧盤等産品,年處理回收廢農膜系列産品1萬噸左右,年産各種規格機插水稻秧盤6億片、煙草蔬菜育苗盤2000萬張。企業先後承擔國家、省市項目15項,申請國家專利7項,專利申請受理3項,獲農業機械推廣鑒定證書7項,“秧王牌”系列育苗盤連續多年成為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推薦産品。

  與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相比,生物降解膜應用提供了更有利於環境的解決方案。2016年初,省農科院泰州農科所聯合中科金龍新材料有限公司開展PPC生物降解膜研發,目前研發生産的2號降解膜在實現當季部分降解、下季全部降解的同時,增産效果穩定在20%以上,可逐步擴大示範應用並替代普通地膜。

  江蘇省農委副巡視員唐明珍介紹,上世紀70年代開始興起的農膜覆蓋栽培技術具有顯著的增溫保墑、抗旱節水、增産增收作用,曾掀起農業生産一場“白色革命”,農膜也逐漸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農資。近年來,隨著設施農業加快推進,農膜用量不斷增加,調研顯示江蘇省農膜年均使用量約11.6萬噸,主要包括棚膜和地膜。大多數棚膜由於厚度大、易回收,基本得到有效回收和再生利用;而應用很多的0.008毫米以下超薄地膜,成本低、易破碎、難回收。江蘇省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率僅60%,其中地膜回收率更低至30%左右,大量舊農膜被隨意棄置、深埋和焚燒。尤其超薄地膜就地翻耕入土後,農田水系和土壤結構遭破壞,引起地下水難下滲和土壤次生鹽鹼化,作物生長環境惡化、發育受阻,最終導致大幅減産,效益下降、品質降低。據有關研究資料,當每畝殘留地膜達3—4公斤時,蔬菜等農作物會減産5%—15%。江蘇省蔬菜、糧油作物主産區地塊均有不同程度的殘膜污染,殘留量平均每畝4—10公斤。

  2017年農業農村部制定《農膜回收行動方案》,明確了農膜回收與資源化利用目標任務。2018年,江蘇省委一號文件也對農膜回收利用提出明確要求:江蘇省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率每年提高7個以上百分點,確保2020年達80%以上,2022年力爭達90%。

  據初步統計,江蘇省地膜覆蓋面積為1271萬畝,地膜使用量約4.3萬噸,目前回收利用率僅30%左右。要提高到80%以上,扣除“一膜兩用”外,僅地膜一項每年就要增加回收約2萬噸。由於江蘇省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剛起步,尚存在回收與殘留基數不清、回收方法不多及網絡不暢、替代産品不全等問題。同時,農膜回收投入不足,還未出臺專項政策和配套措施,缺乏有效激勵機制,農戶回收意識還不強。

  按照國家和省有關部署要求,江蘇省農委決定儘快組織開展農膜回收與殘留基本狀況普查;推進0.01毫米以上厚度農膜的生産應用,嚴禁生産和使用不合格地膜;鼓勵和支持企業、農戶等開展廢舊農膜回收利用,扶持廢舊農膜加工企業;力爭建成市級龍頭回收加工企業、縣級回收加工企業、鄉鎮回收站、村級回收點這4級回收利用網絡;建立“四提”機制,即嚴把標準提高合格率、科學引導提高揀拾率、健全網點提高回收率、激勵企業提高加工率,加快形成回收體系,全面提升廢舊農膜資源化利用水準。

  2018年8月底發佈的《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把廢舊農膜回收利用作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內容,納入各級政府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督查考核。從2018年10月起,各地于每月5日前向江蘇省農委報送廢舊農膜回收利用進展情況,江蘇省農業、環保部門實地檢查督導。對工作不力、進度緩慢、成效不明顯的地區和部門,在江蘇省範圍內予以通報,並根據情況對有關責任人進行約談。(新華日報 記者 鄒建豐)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