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院士經濟”為區域發展注入動力
新華日報  2018-10-25 09:33:24

  原標題:“院士經濟”為區域創新發展注入新動力 惠山借“智”決勝産業升級新賽道

  “不到一年時間,5條生産線已有4條建成投産,如此高效的成果轉化率,全國都難找。”前不久,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復生,來到他設在無錫市惠山區前洲街道的院士工作站,考察他與當地民企合作的鎂合金新材料項目,對熱火朝天的生産場面感到驚訝。

  無錫市惠山區,曾借力“星期天工程師”實現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近年來,惠山區先後引進36位中外院士,攜手“最強大腦”,“惠山製造”開足馬力向“惠山創造”邁進。

  形成獨特的“院士經濟走廊”

  走進位於惠山經濟開發區的中車時代智慧裝備有限公司,車間裏空無一人,只有幾台機器人在“刷刷”打磨著面前龐大的火車頭。“我們研製的這套機器人打磨系統,能使效率提高10倍、工序成本降低30%,而且完全取代人工。”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嚴思傑介紹,中車智慧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丁榮軍領銜的中車株洲所與中國科學院院士丁漢率領的華中科技大學無錫研究院強強聯合的智慧結晶。公司2017年成立以來,研發出全球領先的風電葉片、新能源客車機器人磨拋系統,並迅速實現産業化,預計5年內將形成10億元産值規模。

  院士親自披掛上陣,創新成果就地轉化,在惠山形成一個獨特的“院士經濟走廊”。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龍土帶領清華大學材料係團隊,利用承擔的“863”“973”項目研究成果,在惠山建立年産600噸納米陶瓷材料生産線。丁漢院士親自擔任華科大無錫研究院院長,組建14個研究團隊,匯聚270多名高端人才,累計承擔近200個科研合作項目,科研合同總額近兩億元。10月10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恒領銜的國家快速成形製造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無錫3D列印産業創新基地在惠山揭牌,將為惠山帶來一個全新的先進製造與3D列印數字智造産業。

  “2018年上半年,6個由院士團隊領銜的科技型項目落戶惠山,引領惠山産業集群加速向創新集群轉變。”惠山區委書記李秋峰介紹,依託“院士經濟”,未來,惠山汽車及零部件、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重點新興産業集群有望突破千億級;量子感知、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未來産業將為區域創新轉型輸出新一輪動力。

  院士進企業帶來良好效益

  位於惠山區的無錫透平葉片,提供全球80%火力和水力發電站所需要的渦輪葉片,中國居民每用一度電,都離不開透平葉片的旋轉。這位“隱形冠軍”的誕生,與3位院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透平葉片副總經理曹軍介紹,2009年以來,公司先後聘請徐大懋、蔣洪德、丁漢3位院士開展技術創新工作,完成百萬千瓦等級超臨界汽輪機長葉片等多項國際先進水準的成果,累計實現經濟效益10億元。企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站汽輪機大葉片製造商。

  針對企業創新需求,近年來,惠山區先後與中科院電工所、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共建産業研究院,形成以院士領銜的“一鎮一院一産業”模式。區內企業與全國195個高校院所建立合作關係,建成院士工作站17個、博士後工作站16家、研究生工作站17家。488家本土企業,以産業研究院為“圓心”,組建精密製造等9個産業技術開發聯盟“同心圓”,實現産業與人才無縫對接。

  上能電氣與周孝信院士合作,很快在分佈式多能互補和儲能系統技術方向實現重要突破,獲得權威的國家CNAS實驗室認證。麟龍新材料2017年與國際知名海洋腐蝕防護專家侯保榮院士合作,進軍高端耐海洋性氣候防腐合金材料領域,年銷售超過13億元。

  “才”富新引擎提高競爭力

  惠山,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曆史上具有一定標誌性的區域。如今,這片曾孕育了鄉鎮企業的沃土,正乘著蓬勃發展的“院士經濟”,成為新時代的領潮者。

  自2008年以來,惠山區已累計引進36名中外院士,主要集中在智慧製造、新材料以及新能源、生物醫藥、節能環保、量子通信等新興産業領域。依靠這些院士資源,該區成功培育智慧製造物聯裝備、石墨烯新材料等國家級特色産業基地,建成省級新型研發機構2個、院士工作站17個,承擔市級以上科技人才計劃項目41項,申請專利317件、授權專利179件。2018年上半年,惠山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3.36%。

  惠山區獨創智慧製造“點、線、面”工作法,短短幾年,已培育出55個省、市級智慧車間,全區超過60%的規上企業應用數字化智慧化設備,惠山智慧製造“無錫領先,全省一流”。

  “才”富新引擎高效運轉,離不開優質的創新生態環境。惠山區重點建設以諾獎得主、中外院士等頂尖人士領銜的産業優秀人士集群,努力把惠山打造成製造業全面轉型升級的“中國智造”新高地。(新華日報 記者 馬薇)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