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的首位度首先是創新首位度
南京日報  2018-11-06 13:41:57

  “中國創新城市TOP10研究報告”日前出爐,南京排名第5位,僅次於北京、深圳、上海和廣州。這個研究報告主要依據4個大指標:創新資源、創新環境、創新服務、創新績效。大指標下又細分為26項具體指標,比如每萬人在校大學生數、每萬人發明專利申請量、每萬人吸引外商投資額、孵化器數量、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國500強企業數,等等。這也印證市主要領導所言:“南京的首位度,首先是創新首位度。”

  “創新首位度”是幹出來的。2018年初,南京“市委1號文件”《關於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創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發佈後,“高品質建設創新名城”成為南京最強音。圍繞“121戰略”,即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打造綜合性科學中心和科技産業創新中心,著力構建一流創新生態體系,上上下下抓落實,名校、名所、名企、名家、名園區加快集聚,新型研發機構成批涌現,科創型企業迅速增長,高校更多創新成果實現轉化,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列全省第1位(49.7件),每萬人擁有在校大學生研究生數量均居全國第2位……創新名城建設呈現出全面發力之勢。

  《江蘇高品質發展監測評價指標體系與實施辦法》和《設區市高品質發展年度考核指標與實施辦法》已經出臺,一個值得關注之處是,圍繞城市不同發展定位,專門為南京設置了“城市首位度提升”指標,意在提升南京在江蘇省的地位作用。高品質發展是能夠很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科技創新是其第一動力。提升南京的首位度,就得傾力提升“創新首位度”。

  “創新首位度”再提升,南京已有了清晰路徑:堅持市場化、國際化、高端化、融合化、集群化、法治化“六化同步”,不斷提升創新名城建設品質和水準。市場化是充分發揮市場在創新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國際化是大力推進開放合作創新,高端化是打造原始創新高峰,融合化是強化校地融合、校企融合、企企融合、社企融合,集群化是提高創新濃度和效率,法治化是打造具有南京優勢和特色的一流創新生態體系。“過程”紮實,“結果”才能完美。創造性運用監測評價指標體系,切實把指標提升轉化為發展質效,對於提升“創新首位度”至關重要。

  南京有關人士去深圳考察發現,“當地很羨慕南京有那麼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考察者由此感嘆:“我們抓了一把好牌,卻沒有打出來。”這也説明,提升“創新首位度”特別需要對標找差。參照係選擇則決定了競爭追求高度,也決定了努力狀態。繼續在橫向比中找差距,看清“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科技資源與地方經濟結合不夠緊密、主導産業的技術支撐力量不強、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供給不足、科技投入力度強度相對不夠”等問題,以強烈危機感“補短揚長”,提升“創新首位度”必能更富成效。

  在廣東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時不我待,要有志氣和骨氣加快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實力,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南京科技創新“太有優勢”,以志氣和骨氣及強烈緊迫感加快提升“創新首位度”,無疑也是“南京責任”。(南京日報 作者 劉根生)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