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紮緊“籬笆”
新華日報  2018-11-07 15:33:06

  原標題: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紮緊籬笆“反圍獵”嚴防行賄犯罪

  “花小賺大,一本萬利”,以金錢開路、步步為營,使甲方和幹部為我所用、為我辦事、甚至成為利益代言人;“感情包裝,尖刀暗藏”,把錢當作“敲門磚”“潤滑劑”和“誘餌”,打著“兄弟、朋友”的旗號,以拜年拜節、感謝費、資助子女就學等方式實施賄賂,對重點對象進行不間斷“小恩小惠”式感情投資,藉以保持長期固定聯繫;“巧舌如簧,防不勝防”,假借信息費、服務費、勞務費、茶水費名義行賄,通過消費買單、打牌輸錢、贈送乾股、低價賣房、合作投資分配權益、假借借貸借用關係掩蓋行賄受賄事實;“手段隱蔽,天衣無縫”,不是熟人不送、他人在場不送、心裏沒底不送、沒有發票不送,甚至形成“利益共同體”,案發前訂立攻守同盟、案發後百般抵賴。在最近召開的工程建設承包單位負責人和項目經理法紀教育會議上,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紀工委負責人給行賄行為“畫像”,把這些暗處的交易拉到人前來曝光。

  2018年以來,鹽城經開區加大對建設工程領域行賄犯罪行為的教育警示和預防管控,把從源頭抑制“圍獵”病毒複製蔓延作為改善黨員幹部廉潔狀況的重要抓手和黨風廉政教育的重要內容。

  所有行賄都源於利益驅使和心存僥倖,行賄人認為只要做事隱蔽就不會被人察覺而有恃無恐。為了擊潰“圍獵者”的心理防線,鹽城經開區紀工委編寫《暗處沒有秘密》的教育提醒手冊,讓那些潛在的行賄者認識到“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世上買不到後悔藥”,從而降低行賄的“出生率”。

  “劃出紅線,才能不越底線”,許多工程老闆對行賄的法律後果還模糊不清甚至麻木不仁,認為即使事情敗露了,也是幹部進牢房而對自己沒有太大影響。對此,鹽城經開區強化“靶向普法”,把黨的十九大報告和中紀委二次全會關於“行賄受賄一起查”的基本要求、《刑法》關於行賄犯罪問題的規定、《刑法修正案》關於加大對行賄犯罪的處罰力度和嚴格行賄犯罪從寬處罰條件的規定、“兩高”關於辦理行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對“以謀取不正當利益”為目的的行賄犯罪所作的三次專門司法解釋、省紀委監委《關於加強“受賄行賄一起查”工作的意見》和雙向查處機制的規定、《監察法》對涉嫌行賄犯罪人員直接採取留置措施的規定等,進行系統全面宣講。為了強化教育效果,鹽城經開區還進行典型案例通報,詳解剖析濱海縣某房地産開發商因犯行賄罪被判刑後家庭破裂、子女輟學、資産被債主哄搶,最終一無所有的悲慘下場,讓接受教育人員受到強烈的心靈震撼。

  打擊行賄受賄犯罪,既要減少“污染源”,還要增強“免疫力”。鹽城經開區紀工委將辦案過程中的影像資料剪輯成片,把行賄者如何有恃無恐、滿不在乎,遇事一推了之、責任全部推給受賄人的真實面目呈現給幹部職工,讓他們認清利益輸送、“金錢轟炸”者的真面目,教育幹部職工認識行賄受賄不存在所謂“真朋友”“真感情”。同時,對違法犯罪幹部在受賄後如何為行賄人謀取利益的手段進行分析,並結合現身説法,讓幹部職工意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逃不過監督。春節、端午、中秋等節日期間,鹽城經開區安排派駐紀檢監察組深入重點工程項目工地,連續開展法紀教育和警示教育,反復擰緊抵制行賄受賄的思想螺絲。

  鹽城經開區還建立專項登記、線索通報、行賄人調查跟蹤卡制度,對項目管理人員和參建單位實行“雙向承諾”“雙向懲戒”。健全線索和案件移送、查辦、協辦機制,形成“受賄行賄一起查”的工作合力。(新華日報 記者 孫龍濤)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