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慧大腦”讓社會治理清晰可控
新華日報  2018-11-28 10:04:30

  原標題:吳江平望鎮超九成涉民事務“不見面”審批 “智慧大腦”讓社會治理清晰可控

  近日在蘇州市吳江區舉行的全省“放管服”集成改革經驗交流現場會上,該區平望鎮成為鮮活的“教學案例”。作為省第二批經濟發達鎮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鄉鎮,平望借力“互聯網+”,打造“智慧大腦”,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清晰可控的創新做法引起與會者的強烈共鳴。

  走進“智慧平望”管理中心,一個大屏顯示器把平望鎮的“智慧大腦”直觀呈現在參觀者眼前。大屏中間展現已開發的8個模組內容,分別為紅色領航、網格治理、行政審批、綜合執法、公共管理、生態文明、民生服務、通運康養,大屏兩側還有可視化的監控與實時更新的數據。

  工作人員點擊進入“紅色領航”模組,可清晰看到支部建在網格上、黨員分佈網格中的工作場景。比如,平望深化“六個一”大走訪實施“駐點直聯”機制,黨員幹部“走百家”“聯千企”,利用平臺記錄社情、民意、企況,流轉走訪問題。平臺同步産生“支部組織力榜單”“黨員排行榜”“個人排行榜”,以積分量化的方式來激發黨員模範作用,促進黨建引領社會治理。

  “管理中心就是信息系統高度集成的‘智慧大腦’,我們通過模組化設置,將全鎮工作整合串聯,為鎮黨委、政府統籌、指揮、調度、監督、考核提供支撐。”平望鎮黨委書記沈春榮説,更好地服務百姓、服務企業,是平望展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的首要目標。平望建立“前臺+後臺”組織架構,把直接與基層群眾、企業和其他社會組織打交道的職能賦予鎮綜合行政執法局和鎮行政審批局這兩個“前臺”。同時,在整合現有行政和事業單位的基礎上,設置黨政辦、組織人事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和經濟發展局等6個“後臺”機構。“兩個‘前臺’旨在回答市場或社會個體‘可以做什麼’‘禁止做什麼’,‘後臺’則為‘前臺’提供支撐,而智慧管理中心是連接‘前臺’和‘後臺’的中樞。”

  要保證“智慧大腦”高效運行,基層“網格”很關鍵。平望全鎮劃分出70個綜合網格和20個專業網格,安排網格員進行日常巡查。比如打開系統,進入網格編號WJ0825021,可以清晰地看到網格員王嫣敏的巡查動態。通過定位系統,每個網格員的日常巡查情況實時“投射”到智慧管理中心平臺上,形成運行軌跡圖。

  平望鎮把鎮域內所有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進入網上服務平臺,231項事項全部完成辦理條件、辦理期限、具體流程、申辦材料的標準化梳理。該鎮將涉及社保、民政等部門的39項服務事項下沉至村社區,讓老百姓辦事“不出村”。“不見面審批事項共計209項,佔總事項比例達90.5%。”平望鎮行政審批局副局長徐衛東介紹,入駐中心的全部231項事項中,網廳和APP可辦理168項。

  在平望,“智慧大腦”正在發揮監督作用。“我們局被賦予更多執法權,如何做到公平公正至關重要,智慧管理中心起到監督把關的作用。”平望鎮綜合執法局局長姜晨説,綜合執法局承接涉及安監、城管、水利、國土、住建5個條線劃轉的485項事前處罰權,在日常執法中已實現所有事務的線上流轉、線下辦理、全程留痕、後臺監督、數據分析、結果運用。

  “以前為了一件事,部門之間需要開會協商,現在只需要讓‘智慧大腦’來溝通。”平望鎮黨委副書記顧艷介紹,借助智慧平望管理中心,可以實現“前臺”與“後臺”的數據共享,將事後的被動應對改變為事前的積極預防,將行政處罰轉變為聯合懲戒。比如,一些企業明明因為某些問題受到處罰,但因部門數據不共享,在審批窗口卻獲得“綠燈”放行。現在通過建立健全企業信息庫,“後臺”採集的行政處罰、稅收繳納等信息一覽無余,為“前臺”辦理審批事項提供參考,有效避免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問題。

  “數據取之於民,也要用之於民。我們通過分析‘智慧平望’中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信息,進行科學決策,大大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平望鎮鎮長戴丹介紹,鎮裏把群眾辦理醫保相關事項的數據進行整合分析,發現鼻炎、“三高”、皮膚病等疾病比較常見。基於此,平望立足運河古鎮的優勢,提出打造“康養小鎮”,將群眾的健康作為政府服務的重點。通過一份“百姓病情地圖”,平望針對性提供家門口的醫療服務,並進行健康養生宣傳,降低發病率。從該鎮新鮮出爐的疾病折線圖中可以看出,今年相關疾病患病的人次較去年有所下降,該政策已初見成效。(新華日報 記者 李仲勳)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