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水利建設新變化傳遞發展新理念 ——以“大水利”支撐江蘇大發展
新華日報記者11月28日獲悉,江蘇省太湖治理新溝河工程基本完成,淮河治理黃墩湖滯洪區調整和建設工程全面實施,長江治理鎮揚河段三期工程加快實施,黃河故道後續、鄭集河輸水擴大工程全面開工,沿海水利、重點區域治理等穩步推進……這些水利重點工程的加快推進,傳遞出江蘇水利發展新理念:以大水利支撐大發展,推動江蘇省經濟社會更高品質走在前列。
“大水利”體現治水思路嬗變
“大水利”,反映的是江蘇省水利工程投入大、地位重、作用顯著等鮮明特點。
江蘇省人口密度高、産業集聚度高、污染排放強度高,水情複雜,治水任務艱巨而繁重。以“大水利”支撐江蘇經濟社會大發展,“必須加快由以水災害防治為主,向更加注重人口、資源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的發展方式轉變。”江蘇省水利廳廳長陳傑説,江蘇省水利工程建設已基本形成“四大體系”,即防洪治澇工程體系、調水配水工程體系、農村水利工程體系、河湖管護工作體系。面廣量大的江河堤防、數以萬計的涵閘泵站,更凸顯水利工程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
11月28日,位於鎮江的界牌水利樞紐工地上,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正在緊張施工。新孟河工程是國務院明確的172項重大節水供水工程之一,為江蘇建國以來最大的水利單體工程,全長100多公里。如果把它比作一條北起長江的長龍,“龍頭”正是界牌水利樞紐,而“龍尾”就是太湖。
“界牌樞紐建成後,每年可引35億立方米長江水進入新孟河,其中25億立方米進入太湖,相當於大半個太湖的水。”江蘇省太湖治理工程建設管理局副局長何勇説,重現太湖碧波美景的願景,將隨著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的建設變成現實——工程完工後,將聯合已建的新溝河、走馬塘、望虞河、太浦河等工程,形成“三引二排”調水新格局,進一步提高太湖流域引江調水能力,擴大排水出路,實現太湖與長江暢引暢排,增加太湖流域水環境容量,太湖換水週期將從309天縮短為180天。
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江蘇省水利工程建設一直保持高強度,投資規模居全國前列,2018年江蘇省全社會水利投入預計近450億元。
“全流域”提升生態保障能力
近年來,江蘇省水利部門努力推進水治理由水體延伸到岸上、由大江大河大湖延伸到全流域小微水體。
裏運河是淮安的生命河、文化河。近年來淮安累計投入逾20億元,著力打造水清、岸綠、生態、靚麗的秀美水環境。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調水幹線淮安城區段水質項目第一責任人王道虎回憶,裏運河曾經歷一段污染嚴重的時期。2007年,南水北調截污導流工程開工建設,裏運河作為輸水廊道,共鋪設20公里截污幹管、清除24.3公里污染底泥。2016年,裏運河再次啟動控源截污工程,通過構建截流系統,建設截污池及污水提升泵站,進行全面截污整治。
如今的裏運河濱水公園水清岸綠。為實現全域治水,淮安還探索清淤疏浚長效機制,投入2億元,對主城區34條主要河道開展3年一週期的生態清淤,確保城區水環境改善的可持續性。
由於陽澄湖地區經濟體量大、人口密度高,生態環境面臨巨大壓力,河湖水質一度不理想。2013年,蘇州市投資50多億元實施“陽澄湖三年生態優化行動”,調整區域産業結構,治理周邊地區污染,整治水生態環境。2016年治理效果初顯,陽澄湖及主要入湖河道水質得到改善。
2017年,蘇州市又投入30多億元,啟動“陽澄湖新三年行動計劃”,通過水系調整、調水引流等綜合整治,加強河湖暢流,恢復湖泊自凈能力。2018年2月,投資1.7億元的陽澄湖中西湖連通工程開工,2019年底完工後,可增加向西湖清水補給,縮短湖區換水時間,增加西湖水環境容量,提升西湖水質。
為政惠民,其樞在水。為保障生態環境高品質發展,江蘇省水利部門正改變以往重水量配置、輕水質保護的工作模式,做到量質並舉、更注重水質;改變以往重開發、輕保護髮展方式,做到標本兼治、更注重生態;改變以往重建、輕管工作傾向,做到建管並重、更注重效能。
打通“最末梢”,旱田變水田
位於江蘇省最西北部的徐州湖西地區,是江蘇省用水的“最末梢”,江水北調要經過13級翻水才能到達這裡。土壤沙化、配套設施不足,使這裡大雨大災、小雨小災、無雨旱災。豐縣水利局副局長王斌直言,該縣是江蘇省最缺水的地區,長期開采地下水導致縣城已形成200多平方公里的漏斗區。
湖西地區窮在水上、難在水上,脫貧的出路和希望也在水上。2018年6月,當地鄭集河輸水擴大工程可研報告獲批復,10月24日工程建設正式啟動。
在鄭集閘施工現場,挖掘機不停甩動鐵臂清挖淤泥。徐州市水利工程建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黃健説,這是鄭集河進入湖西地區的第一個梯級翻水點,工程完成後,每天最多可有600多萬立方米水經此流向湖西地區,不僅解決190萬人的生産生活用水問題,還能保證180萬畝農田灌溉用水需求,讓“旱田”變成“水田”,“靠天收”變成“穩豐收”。
“整個工程計劃2020年3月底前完成。”徐州市水利局副局長周興説,徐州市城區防洪能力將由此提高到“百年一遇”。
江蘇省區域供水入戶率已達90%,有效灌溉面積、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面積、節水灌溉工程面積佔耕地總面積比重均居全國前列,有力保障和促進了江蘇省糧食大幅增産、農村快速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2019年江蘇省將新增節水灌溉面積55萬畝,更新改造農村供水管網2500公里,疏浚整治縣鄉河道1.6億方,建設生態河道300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0平方公里以上,建成15條省級生態清潔小流域。(新華日報 記者 吳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