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蘇智慧閃耀長三角文博會
新華日報  2018-11-30 09:30:41

  原標題:古老非遺、高科技産品、跨界腦洞…… 江蘇智慧閃耀長三角文博會

  11月29日,首屆長三角文博會在上海展覽中心開幕。江蘇近百家文化企業參展,無論是古老非遺的時尚轉化,還是文化與科技融合帶來的創意産品,都讓江蘇智慧在文博會上大放異彩。

  “千里江山”印上絲巾、茶杯

  精美的蘇扇,古樸的紫砂,巧奪天工的核雕、漆器、玉器,富有特色的藍印花布……會上,江蘇傳統文化和非遺項目再次彰顯“江河湖海”的自然美景和“吳韻漢風”的文化底蘊,俘獲不少與會者“芳心”。

  創新轉化,讓古老的非遺技藝呈現出新面貌。蘇州館內最醒目的展臺上,不少觀眾爭相觀看“千里江山”系列文創器物。長絲巾、陶瓷杯、團扇等日常用品上綿延著“高峰巨嶂”和“平波鏡湖”,青綠為主的色調散發著盎然生機。這款由蘇州肯達文化“藝吳門”設計團隊研發的文創産品,以現代感的方式再現故宮文化元素、北宋神童畫家王希孟唯一的傳世作品《千里江山圖》,歷史文化底蘊深寓於心。蘇州上久楷絲綢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則讓古老的宋錦文化重煥新彩。宋錦,以往一般只用來做大型裝裱,但現在宋錦幾乎可以用作一切裝飾:以白龍橋為花紋的別致胸花,把敦煌壁畫寶相花作為裝點的圍巾,令人愛不釋手。

  VR再現大運河景觀

  數百年前的漕船、別致的六便士月亮燈、畫出來就可以“站立”的繪象……在南京館內,南京小不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用3D列印技術把這些奇思妙想都變成現實。

  “和傳統製造相比,3D列印的優勢在於不需開模,只需做原型驗證,還可以進行更精細地打磨,可應用於定制型的文創産品。”科技與文創的結合使每一個創意點子都有機會生根發芽。“小不點”還用VR技術建造了一座數字展館。遊客用手機掃描漕船模型後,就能自動進入數字展館,借助AR互動“沉浸式”體驗江蘇的運河文化。小不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榮華表示,這樣的展館未來將覆蓋江蘇運河沿線的各個城市,讓運河文化展館“活”起來。

  徐州館內,一方小小的舞臺上,有兩位機器人正在競技。隨著操作人員用遙控桿發出指令,兩位“格鬥家”擺出架勢,互相搏力,引得觀眾們嘖嘖稱讚。這些機器人都是徐州木牛流馬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産品,但它們並非普通玩具,操作它們需要孩子在電腦上進行編程,設計相關動作。“相比于書本學習,用機器人進行場景教學更能激發孩子的興趣。”該公司銷售經理徐碩説。

  用化石打造“墻上博物館”

  步入淮安館,一面由各種化石做成的裝飾墻十分惹眼,化石表面大部分已經過修整,露出精細的內裏結構,然而又巧妙地在首尾留下粗糙的圍岩,這一余韻悠長的“留白”手法令在場的觀賞者讚不絕口。

  這是江蘇化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打的系列爆款——“墻上博物館”。該公司銷售部經理馬志宇介紹説,他們致力於用化石開發出各種文創産品。“化石對公眾來説有一種神秘的感覺,我們希望用這種方式告訴人們,博物館裏的化石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的展臺,重現了重慶時期新華日報民生路營業部舊址門頭造型,吸引很多觀眾合影留念。點擊墻上的大屏,可以看到黨的十九大、“大江奔流”長江經濟帶建設、推動長三角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等新華日報近些年有溫度、有品質、有筋骨的重大主題報道,思想紅、科技藍、人文青、文藝紫四大週刊的版面也讓觀眾停下腳步。“我是江蘇人,現在在上海工作,沒想到還可以以這種方式,留下家鄉的報紙。”輸入自己的出生日期,就得到一張自己出生當天的《新華日報》頭版版面,1979年出生的觀眾石露蕓興奮不已。(新華日報 記者 陳潔 馮圓芳 吳雨陽)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