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宿遷市宿城區讓傳統文化有市場有舞臺
新華日報  2018-12-06 10:12:40

  原標題:宿城變“送文化”為“種文化”,讓傳統文化有市場有舞臺 換個戲路,巧烹鄉土文化大餐

  中國曲藝家協會近日組織專家到宿遷市宿城區驗收“中國曲藝之鄉”創建工作。專家組認為,宿城的曲藝歷史悠久、曲藝種類豐富、傳承工作紮實、群眾基礎深厚,具備“中國曲藝之鄉”評審條件。

  宿遷市政協副主席、宿城區委書記裴承前介紹,推進文化高品質發展,是面向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厚植文化自信的內在要求。宿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尹者剛介紹,宿城加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設力度,變“送文化”為“種文化”,讓群眾從“觀眾”變成“主角”,積極參與文化建設,激活文化振興的一池春水。

  10月11日,屠園鄉敬老院笑聲陣陣。歌舞、相聲、小品……精彩的演出讓老人們笑個不停,而給他們送來歡樂的是本鄉文藝骨幹,他們經過近一個月精心準備,為老人們送上富有“泥土味”“菜根香”的“文藝大餐”。

  洋北鎮也活躍著一支農民文藝演出隊,每年春節期間,他們都參與全鎮春節巡演。“為了編出群眾愛看、有地方特色的節目,我們組織大夥參觀洋北的工廠、公園、小區找感覺。我們自己寫劇本,自己排演,邊排邊改。”演出隊成員彭承潔説,他們編排的節目主要有花車、旱船、快板等傳統民間藝術。

  在宿城,16個鄉鎮(街道)建起50多支文藝團隊,擁有文藝骨幹600多人。這些文藝團隊常年活躍在宿城城鄉,演員都是社區居民、農民、企事業單位員工等普通群眾。

  宿城厚植沃土,壯大“草根”文藝隊伍,繁榮“草根文藝”。近年來,宿城推動“非遺進校園”,讓蘇北大鼓、蘇北琴書、快板、柳琴戲等非遺保護項目,在青少年一代心中紮根。區裏建立宿城新區實小蘇北琴書培訓基地、羅圩中心小學蘇北大鼓培訓基地、王官集鎮柳琴戲等保護傳承基地。

  宿城文化部門對“草根”文藝骨幹進行業務指導培訓,讓鎮、村、社區文藝團隊與專業文藝團體同臺演出,學習提高。龍河鎮財政每年拿出10萬元扶持文藝團隊,並將3支文藝隊伍整合為以表演董王高蹺和柳琴戲為主的“雙百藝術團”,表演品質大大提升。他們自編自演的柳琴戲《血奶》在紀念朱瑞將軍殉國70週年公演中受到專家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一場場充滿濃郁鄉土氣息的“草根”文藝團隊演出,不僅讓臺上文藝愛好者充滿快樂,而且給台下觀眾送去笑聲陣陣。“鎮上幾支文藝隊,經常演好戲,大家一有空閒時間,就去看文藝隊表演、排練,心情真舒暢!”埠子鎮西門居委會村民劉闖説。

  宿城搭建載體平臺,讓群眾唱好“主角”。投資約4億元的宿城區文體中心佔地約84畝,年底前將正式對外開放。屆時,設備先進、功能齊全的圖書館、展覽廳、文化館、觀演廳、青少年活動中心,將為宿城群眾送上“文化大禮包”。

  宿城構建覆蓋城鄉的文化惠民服務網絡。中心城區33個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村居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覆蓋率達67%,計劃到明年底163個村居(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部建成。10個鄉鎮文化站實現全覆蓋,配備圖書閱覽室、文化展廳等功能室以及文化廣場(公園)等室外文化活動場地。去年,全區社區圖書室、村(居)農家書屋與區圖書館實現“通借通還”,為村居(社區)圖書室配送5萬餘冊、價值100余萬元圖書。

  宿城自古崇文重教,素有“琴鼓之鄉”的美名。100多年前,蘇北大鼓、蘇北琴書發源於此,趕集聽書成為老百姓重要的生活內容,有“無書不成集”之説。上世紀90年代起,隨著文化消費多元化,琴鼓書場遇冷。而近幾年,宿城蘇北大鼓、蘇北琴書書場重新火起來。宿城區文廣新局局長張瑩介紹説,這主要得益於政府借助市場機制,財政每年投入200萬元,購買蘇北大鼓、蘇北琴書藝人演出,為傳統文化創造市場,讓曲藝藝人重回舞臺,在滿足群眾文化需求中煥發生機。

  每逢週末,宿城30多位蘇北大鼓、蘇北琴書藝人輪流到市區“週末書場”演出,正常都有近千名觀眾;他們還深入鄉鎮,參加“琴鼓村村行”演出。在村部、在集市上,甚至在大柳樹下,他們搭個臺就能演出。去年,這些琴鼓藝人到全區所有村居演出3200余場。

  演一場琴鼓,每位藝人正常收入100元。政府為他們購買人身意外險。有些琴鼓名角,忙的時候一天演出3場,一年收入最高有四五萬元。演出多,掙錢不愁,藝人們自會把琴鼓演出當作職業。地方評選“鄉賢人才”等榮譽,不忘琴鼓藝人。耕耘傳統文化“名利雙收”,琴鼓藝人演出有動力,而且招得到學徒,傳統文化有了接班人。(新華日報 記者 徐明澤 凃秋晨)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