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工業“奧斯卡”獎出爐 看關鍵技術的“江蘇突破”
備受矚目的第五屆中國工業大獎獲獎名單近日在北京發佈,中國工業大獎、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等獲獎企業和項目正式出爐,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等十家江蘇企業榜上有名。本次獲得大獎的企業和項目用尖端科技亮出了“大國製造”的江蘇水準。
中國工業大獎是由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我國工業領域最具綜合性、科學性和代表性的獎項,被譽為中國工業領域的“奧斯卡”獎。本屆工業大獎折射出江蘇工業發展的明顯變化:關鍵技術由跟跑、並跑到領跑,闖出一條靠創新登頂行業巔峰的成功之路;新興産業快速發展、不斷升級,助力企業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國有企業改革創新,民營企業蓬勃興起,共同促進了江蘇省工業做大做強。
攻堅克難,打造特色技術研發體系
作為此次大獎的獲獎企業,江蘇上上電纜集團有限公司可謂實至名歸。“工業門類廣泛,上上作為電纜企業能脫穎而出,優勢在於敢於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克服技術難題。”上上電纜董事長丁山華説。
多年來,上上立足高端、替代進口,依託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火炬計劃高新技術企業,建立了多層次、全方位技術研發體系,解決了多項特種電纜重大、關鍵技術難題,創多個電纜之最——橡皮類機車電纜耐壓等級最高,打破國外壟斷;高速捲筒光纖複合電纜轉速世界最快,壽命國際領先。
20年前,在零經驗借鑒、零資金支持的艱苦條件下,公司相繼開發了二代、二代半核電纜,打破國外壟斷。2011年,上上更是在國外企業知難而退、國家三代核電站建設進程嚴重受阻情況下,主動承接了世界級難題——三代核電AP1000殼內電纜研發重任,歷經數載艱辛研發,攻克幾十個難關,掌握了關鍵核心技術,最終成功交付,一舉填補世界空白。繼三代核電之後,上上又成功介入四代核電站建設,目前上上核電纜研發製造水準已步入世界最前列。
而同樣榮獲此次大獎的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也構建了從前沿技術研發到成果轉化應用的有效研發體系——光伏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創新能力達到國際領先水準,目前已18次創造和刷新太陽電池轉換效率和組件輸出功率的世界紀錄。
2017年,天合光能的合肥新站區能源互聯網項目成功入選國家首批能源互聯網示範項目,隨後,天合光能又打造常州天合工廠智慧微網項目、常州高新區天合太陽城項目等,致力於通過能源物聯網給用戶帶來更新、更好的感受,構建“基於能源又超越能源”的體系。
“在構建能源物聯網體系上,我們一直積極探索,勇於嘗試。只有創新才能成為市場的領軍者。”天合光能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紀凡表示,今後天合光能要把數字經濟和傳統優勢結合起來,把光伏發電、儲能、能源物聯網、雲等結合起來,構建更智慧化的能源體系。
産研聯動,助力企業新舊動能轉換
江蘇揚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揚農化工”)以綠色高效擬除蟲菊酯項目摘得本次大獎。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揚農化工以同一個項目連續第二屆參與工業大獎評比並獲獎(上一屆為表彰獎)。
“揚農化工之所以能夠梅開二度,優勢在於突破思維,實現工廠實驗室一體化,以往工廠都是對接學校的研究成果,而揚農化工突破性地在自己的生産車間建立了實驗室,超前做到了産研系統化。”揚農化工研發中心副主任王寶林表示。
作為國內最早從事菊酯研究的企業,揚農完全依靠自身力量,經過多年努力,攻克並掌握了多項菊酯核心關鍵技術,實現多個“第一”的突破。“多年來,公司先後開發菊酯新品50多個,填補國內外空白20項,成功打破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的20多年壟斷,産品佔有國內70%以上市場份額,並成功躋身歐美、日本市場。”總經理周其奎説,揚農化工現已發展為全球知名擬除蟲菊酯製造商,菊酯全面替代進口,使産品價格大幅下降,液體蚊香、電熱蚊香片等菊酯産品開始走進千家萬戶。揚農菊酯還加快了我國高毒農藥淘汰進程,用菊酯替代高毒農藥更加安全環保,對保障糧食增産和食品安全,促進我國農化事業轉型升級作出了重要貢獻。
好孩子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榮獲本次大獎表彰獎的企業,帶動上下游合作夥伴一起,向中國工業高標準看齊。“創新不僅存在於産品研發,也存在於品質檢測、生産製造的各個環節。”好孩子集團總裁、創始人宋鄭還説,只有持續不斷的投入創新,才能帶動孕嬰童産業鏈的整體經營水準走上新臺階。在這過程中,好孩子集團積極響應國家和省政府關於促進科技與産業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指引,一方面關注前瞻性重大技術研究,同時以産業需求為出發點,著力進行共性關鍵技術的開發和産業化。
內外共建,構築科技研發新格局
創新沒有終點,企業如何掌握“自主可控”的關鍵技術?向內加大研發籌碼、向外積極構築創新“朋友圈”是如今江蘇企業實現持續發展的命門。
裝備製造業是國之重器,製造巨頭乃興國脊梁。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以超級移動起重機創新工程項目獲得此次大獎。被工程裝備行業公認為是科技含量最高、研發難度最大的産品之一,超級移動起重機被譽為世界工程機械技術“珠峰之頂”。
“用5年跨過百噸級移動起重機技術門檻、用10年致力於千噸級超大型移動起重機核心技術創新超越。”徐工機械總裁、黨委副書記陸川説。徐工集團以十年磨一劍走過了國外近半個世紀走過的超級起重裝備創新之路,完全替代進口並打破跨國公司國際市場壟斷,使中國繼德國、美國之後成為世界上第3個能夠自主研發製造千噸級超級移動起重機的國家,使中國超級移動起重裝備站上了世界之巔。
“徐工與國內大型鋼企聯合攻克高強度鋼板等原材料配套體系,引領産業鏈整體升級並提升了我國在大型施工裝備領域的全球競爭力。”徐工起重機械事業部副總經理單增海認為,對外合作拉動形成了智慧生態體系。徐工與阿裏雲公司攜手打造的行業首個工業雲平臺上,管理著包含起重裝備等30萬台徐工設備整體開工率、運行數據、遠程運維診斷信息等,積累的大數據為國家經濟預測提供重要指數參考。“正是這樣的智慧生態體系,為徐工超級移動起重機研發創新提供了源頭數據支持。”單增海説。
作為榮獲本次大獎表彰獎的企業,南京國電南自電網自動化有限公司的研發經費、研發部門及研究人員數量逐年增加,同時公司積極與國內外院所展開交流合作。“2015年,我們與麻省理工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就智慧電網所有環節上的技術、産品、服務和創新性解決方案展開闔作;2017年,我們與中國電科院合作,開展基於數據共享的實驗室測試服務集成平臺組建項目。”黨委副書記兼副總經理劉總表示,最近公司正和浙江大學配合進行晶片的功能需求定義及晶片外設功能模組的實現工作。此外,高端研發人才引進也成為公司提升科技創新水準的重要措施。(新華日報 記者 孫慶 王拓 張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