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蘇州常熟鍛造鄉村振興“紅色引擎”
新華日報  2018-12-28 17:57:45

  原標題: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常熟鍛造鄉村振興“紅色引擎”

  12月18日,江蘇省委、省政府召開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座談會,蘇州常熟市支塘鎮蔣巷村黨委書記常德盛獲評“為江蘇改革開放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個人”稱號。52年來,常德盛帶領當地老百姓艱苦奮鬥,將一個落後、貧窮、荒蕪的小村莊,變成幸福、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鮮活樣本”。

  蔣巷村的成功實踐為常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鮮明啟示和生動經驗。常熟正大力推動農村黨組織和黨員在實現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中,當好組織者、推動者、先行者,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切實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黨建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把黨建成果轉化為發展成果,以組織振興推動鄉村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走出了一條堅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常熟路徑”。

  建強黨組織,築起攻堅“戰鬥堡壘”

  推進鄉村振興,各級黨組織是“攻堅隊”,更是“開路者”。常熟把夯實基層基礎作為固本之策,切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促脫貧攻堅,強化農村黨組織領導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

  “進入新時代,農村黨組織所處的環境、擔負的任務、工作的條件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黨組織領導鄉村振興面臨著諸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常熟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陸文明説,常熟創新農村黨組織設置方式、創新作用發揮載體和方法,以“黨組織+”推動農村黨組織和黨員隊伍有效嵌入農村社會結構、嵌入農村經濟發展、嵌入農村各種新型經營主體、嵌入農民群眾的生産生活,提高農村領域黨的建設科學化水準。

  “黨組織+新型農業産業鏈”,打造“黨支部+農業園+合作社”“黨組織+産業園+黨建聯盟”“黨組織+産業協會+黨建聯盟”“黨組織+龍頭公司+家庭農場”等運行模式,把一家一戶小規模生産連接起來。

  “黨組織+特色電商産業”,統一開展品牌推廣、信息共享、創業培訓、訂單服務、技術指導等,讓黨支部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紅色驅動”。同時,大力開展黨員電商戶亮身份、亮承諾活動,帶頭簽訂誠信經營公約。

  “黨組織+鄉村旅遊産業鏈”,充分挖掘鄉土風情資源,打造農家樂、休閒體驗、採摘觀光等特色旅遊項目,將零星“黨組織+”打造鄉村發展“強磁場”。周斌畢業于東北農業大學生物技術專業,進入常熟市勤川合作農場後,以對農業農村的熱愛與執著,迅速成長為優秀技術骨幹,先後榮獲“常熟市最美好青年”“蘇州好青年”,並被合作社黨支部發展為黨員。現在像周斌這樣的人才源源不斷被吸收到各個農村黨組織,活躍在鄉村發展大舞臺上。

  選好帶頭人,聚合發展精氣神

  不久前,常熟市委發出《關於深入學習蔣巷經驗推進鄉村振興的決定》 的通知,在全市開展“學習蔣巷經驗推進鄉村振興”活動,以蔣巷村建設為標杆,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書寫常熟鄉村振興新篇章。常熟計劃組織百名村書記向常德盛“拜師學技”,力爭培育一批“常德盛”式的好幹部。

  鄉村振興走在前列,呼喚一批“常德盛”。常熟建強農村帶頭人隊伍,培養更多優秀的、年輕的基層典型,不斷提振基層幹部的精氣神,帶領廣大農民群眾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常熟以鎮、村領導班子換屆為契機,選拔黨性原則強、熟悉農村情況、既善抓黨建又懂經濟的鄉鎮幹部,全市50%以上的鄉鎮黨委書記有黨務工作任職經歷,25%的班子成員擔任過村書記;全市214名村黨組織書記中,45歲以下佔53.6%,大專以上文化超過95%。

  與此同時,常熟實施“新時代新接力”優秀村黨組織書記選樹培育工程,開展分類儲備和動態培養,建立市級備案管理制度,持續加強正向激勵,積極打通優秀村書記進入事業單位、公務員隊伍渠道。

  中涇村黨委書記范益民紮根鄉村,帶領百姓富裕,先後獲得江蘇省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突出貢獻獎、江蘇省勞動模範、蘇州市優秀共産黨員等榮譽。他通過組建富民合作社投資建設集宿樓、異地置業、聯合開發、淘汰落後産能盤活土地收益等方式,使村級穩定性收入從2004年的70萬元,上升到2017年的953萬元。

  一批優秀鄉村發展“帶頭人”脫穎而出。近5年,常熟共有87名村黨組織書記享受所在鎮(街道)副主任科員或事業單位人員待遇,15名村書記被評為蘇州市鄉村振興帶頭人(新農村建設帶頭人),8名村書記獲評江蘇省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突出貢獻者。

  探索新機制,激發爭先創優活力

  走進國家級生態村——常熟市梅李鎮瞿巷村,只見綠蔭環繞,碧水潺潺,盡顯江南村莊恬靜風光之美。村民的房前屋後,收拾得乾淨整潔,看不到一點垃圾。瞿巷村黨總支書記邵國平自豪地説,瞿巷村的環境一點不比城裏的高檔小區差。去年4月,經過8輪表決,《瞿巷村村規民約補充規定》通過,其中一條規定明確:不提倡村民在自家院落裏養豬、養雞、養鴨,不提倡亂租房子,鼓勵大家主動參與村莊環境衛生整治。如果符合標準,每戶當月有202元的獎勵,定期打到市民卡上。以獎代罰實施後,十分管用,村民自覺行動起來,維護起村裏的美好環境。村莊面貌大大改善,村民最終成了最大受益者。經過一番引導,村民們參與村莊治理的勁頭更足。

  瞿巷村在社會治理上的創新探索,是常熟各個農村黨組織創先爭優的縮影。“黨組織如何發揮作用?既要帶頭人的示範引領,也要凸顯制度的力量。”常熟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周春陽説,常熟堅持用制度來激發農村黨組織的活力,鼓勵他們解放思想、拓寬思路,創造更多的鄉村振興“常熟經驗”。

  聚焦鄉村發展主要環節,常熟制定村黨組織“村級經濟增長行動計劃”,重點圍繞置業、合作、盤活三大舉措,通過建設生産經營性用房發展物業經濟、成立“三大合作組織”發展現代農業、投資優質項目,提高村集體資産經營效益,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規範村級黨組織陣地建設,構建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村(涉農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網格紅色先鋒站體系。

  推進鄉村振興,常熟各地你追我趕,創新之舉層出不窮,鄉村發展活力迸發。常福街道勤豐村黨委在成立常熟勤豐稻米種植專業合作社、做精做強8000畝現代農業的基礎上,投資建設常匯生活廣場、加大載體建設,打造汽車銷售一條街;古裏鎮塢坵村黨委積極探索農業發展新模式,由合作社黨員技術小組承擔新技術新模式試驗任務,成功後向廣大農戶推廣,帶動農戶集體致富;辛莊鎮張港涇村黨委依託黨群服務中心,將鄉風文明館、道德講堂、德善書院、黨員志願服務站等有機融合,把弘揚鄉村文明新風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崇德向善蔚然成風。(新華日報 記者 李仲勳)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