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麗古都 織就“穩穩的幸福”
新華日報  2019-01-02 17:38:44

  原標題:創造“新”福祉 共享“好”生活 美麗古都,織就“穩穩的幸福”

  連續10年,南京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南京市委全會報告在回顧2018年各項事業取得的新成績新進展新突破時,特別強調:新的福祉,集中體現在人民生活的持續改善上。

  南京人的集體幸福感,匯自江寧人、雨花臺人、鼓樓人……各區市民百姓的共同感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各區不斷加大民生投入,拉長民生短板,努力為800萬南京人織就新的福祉,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優質均衡、普遍受益、群眾滿意是衡量區域社會事業水準的尺規,新的一年,打贏民生“主攻仗”,成為各區區委全會不約而同的“發展宣言”。

  以人為本,美麗古都愈加溫暖

  冬日的陽光越過南京紫金山,灑進南京玄武區蔣王廟14號小區,11棟立體化出新的居民樓,在晨曦中熠熠生輝。剛剛結束晨練的孫靜賢老爺子高興地説:“我家親戚來串門,愣是找不到我家了,環境變化太大了。”

  一枝一葉總關情,2018年,南京連續10年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離不開市委統籌抓好底線民生、基本民生、品質民生,也離不開各區域板塊的一批金點子,新做法。

  民生改善需要科技加持。雨花臺區普德村路為解決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的停車難題,在拆違空地上加裝“摩天輪車庫”,一組車庫佔地只有36平米,卻能停放12輛車,極大提升空間利用率。這套科技含量頗高的設備,目前已經在南京街巷整治中逐步推廣。

  民生改善需要互聯網思維。鼓樓區2018年11月推出“鼓樓教師在線”公益服務平臺,學生沒有完全掌握的課程知識,可以組團預約專門的老師,課後在線直播講解,各校老師踴躍“搶單”。上線一個月,就有超過15000名學生家長關注和參與。

  民生改善需要多元手段。建鄴區九如城居家服務中心的音樂教室裏,老人們在專業音樂照顧老師的帶領下,沉浸在經典樂曲帶來的神奇魅力中,時而舒緩,時而激越,歡樂的氛圍感染著每一個人。音樂照顧是建鄴區引入的新型社區居家養老治療方式,正逐漸普及至各個養老機構,成為養老治療的特色方式之一。

  民生改善需要先行先試。2018年,玄武區推出了既有住宅加裝電梯2.0版本,通過與大型電梯國企的戰略合作,試點推行租賃式增梯模式。目前,第一台租賃電梯在玄武湖街道櫻鐵村小區35幢4單元建成,居民只需每年支付相應租金,即可享受到電梯帶來的生活便利。

  2018年,南京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的35件民生實事全部完成,人民幸福指數進一步提升:城鎮新增就業30萬人,全市低保標準提高到每月860元,企業退休人員月均養老金達2984元;新開工保障房456萬平方米,完成棚戶區改造488萬平方米,既有住宅加裝電梯490部,新增停車泊位9萬多個;市中醫院新址正式啟用,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超過70%;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37張……

  紮實的數據,鮮活的案例和創新的舉措,從多個維度折射出南京的城市溫度。這張漂亮的民生成績單背後,凝聚著各板塊的共同努力與集體智慧。

  狠抓項目,傾心創造新的福祉

  民生改善沒有完成時,新的一年,如何讓人民更好地分享改革開放成果,南京各區動足了腦筋。一項項大工程,一套套新方案,一件件實在事,目標只有一個——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切實增進民生福祉。

  民生幸福要和産業升級相結合。打造“健康中國”溧水樣本,是南京市委2019年重點支持溧水區做的大事。以此為契機,2019年溧水將在提升區域醫療衛生水準的同時,聚力發展健康産業。2019年,溧水區將著力推動省人民醫院康復醫院、南醫大健康管理學院、南京市水上運動學校等重點項目和政策資源落地見效,加速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創成三級醫院。溧水區提出的目標是:到2020年,全區人均預期壽命達82.5歲,城鄉居民體質合格率達98%以上。

  民生幸福要融入城市更新。2019年,秦淮區將高品位推動有機更新塑造更精緻城區,聚焦太平南路北段復興,加快西白菜園、三十四標、小松濤巷等歷史風貌區改造工程;啟動門西杏花村、鳳凰臺曆史資源點建設;著力推進周處讀書檯、光宅寺等歷史建築修繕,推動門東剩餘片區全面更新保護。把小西湖片區建成文旅、商業、居住共生共榮的復興片區,形成可供推廣的示範樣本。精緻城區建設,不僅彰顯了“特而精,最南京”的秦淮氣質,更實實在在提升了老城居民生活環境。

  民生幸福是鄉村振興的根本。“江北明珠”浦口區,2019年將持續推動農業增效、農村增綠、農民增收。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為引領,加快“四好農村路”、林蔭大道等建設,推動11個珍珠村莊串點成線,打造最美珍珠“項鍊”。強化生産生活生態功能,加快永寧休閒旅遊特色鎮、星甸九峰山田園綜合體等建設,提升美麗鄉村發展水準。

  民生幸福也需要文化自信的浸潤。2019年,高淳區將實施鄉土文化傳承發展“五項工程”,推動鎮街文體設施提檔升級,強化非遺保護基地、大運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利用,每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達到2250平方米。

  把民生幸福作為“第一追求”,2019年,南京將落實基本公共服務清單,不斷提高標準化、均等化水準。拓展民富“增收源”,織好民享“保障網”,打好民安“持久戰”,織就全民“好”生活,新年曙光裏,南京再出發。

  短板拉長,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從市民最關心的問題著手、從矛盾最突出的方面破題,著力抓好交通出行、小區管理、垃圾分類、停車設施供給等工作。”這是南京市委全會對民生工作提出的具體要求。補齊短板,精準發力,2019年南京要打造一批群眾廣泛參與、共建共治共享的“民心工程”。

  雨花臺區西善橋街道,以及鐵心橋、梅山兩個街道的一部分,被統稱為“兩橋”地區,這片區域長期以來環境臟亂差,公共配套缺失、社會治理滯後,曾是雨花臺區城市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最大短板。今年,加快推進“兩橋”地區更新改造和梅鋼轉型發展成為南京市委重點支持雨花臺區集中力量辦好的大事。雨花臺區委的全會報告上4次提到“兩橋”,從規劃、建設、管理和項目安排上都進行了安排部署,接下來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幹”!

  “城鄉提質強特色”主攻仗,是江寧2019大會戰中的重要一仗。加快構築“承載幸福、放飛夢想”的品質空間,提升江寧交通配套被擺在了重要位置。2019年,江寧區將加快城市中心片區有機更新,推進土山機場遷建,全年完成徵遷260萬平方米。協調服務地鐵5號線、寧句線、南沿江高鐵等省市重大工程,實施東麒路北延、S002改擴建等一批城鄉道路,建成吉印大道跨秦淮河橋,在打通“斷頭路”、整治交通擁堵上取得重要進展。

  推動富民增收,是提升百姓福祉的根本。六合區委全會報告,拿出了具體的舉措:積極落實穩崗補貼等援企政策,從供需兩端精準開展技能培訓、崗位介紹。突出以創業帶動就業,認真落實“聚合計劃”各項政策,加強擔保貸款、租賃補貼等直接扶持,不斷完善大學生創業園等載體功能,積極創建省級創業型街鎮、社區。加大産業扶貧、就業幫扶等脫貧力度,強化社會救助與扶貧開發“兩項制度”有效銜接,加快構建外部多元扶貧與內部自我脫貧相結合的長效機制。

  新城新區和保障房片區不應是民生資源的“洼地”。2019年,江北新區將集中力量建好南京一中高中部、托馬斯國際學校等41個教育項目,確保南醫大四附院等一批重點醫療項目按期竣工。南部新城也將加快實現南外學校、夾崗學校、能源中心、中芬合作交流中心、二史館新館等項目開工建設。棲霞區2019       年將擴大“院府合作”成果,推動省市優質醫療資源有效下沉,加快省中醫院仙林分院等3家醫院建設。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新時代下,被千年人文浸潤,被山水城林滋養的南京人民,矢志共建美麗家園、共治和諧社會、共享發展成果,努力讓南京成為一座令人艷羨的城市。(新華日報 記者 仇惠棟 鹿琳)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