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時隔十多年,在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 西一新村89戶居民領到房産證
“隨著戶主黃先生不久前順利辦理了不動産登記權證,南京西一新村兩棟復建房中尚未辦理權證的122戶居民中,我們公司負責辦證的91戶已有85戶領取了權證。另外31戶居民,在負責辦證單位南京越城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努力下,已有4戶領取了權證。”1月15日,南京壹城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告訴南京日報記者。
至此,因種種原因,從入住至今十多年未辦理房屋權證、並多次向12345反映的秦淮區西一新村122戶居民,在南京市信訪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和秦淮區委區政府大力支持下、在兩家負責權證辦理的單位壹城集團和越城集團努力下,已有89戶居民辦理了房屋權證。餘下的33戶因人在國外或需補充資料等原因,正在辦理之中。
西一新村小區位於秦淮區王府園地塊。1994年5月,南京某民營房地産開發公司與原白下區房地産綜合開發公司、南京通達城鎮基礎設施開發公司聯合實施王府園小區開發項目,規劃建設4幢商品房和2幢高層復建房。商品房對外公開銷售,復建房用於安置原地拆遷居民。該項目立項主體為南京某民營開發公司。
1996年至1997年上半年,4幢商品房建成並順利對外銷售。
但在建設復建房時,項目合作方産生了糾紛,並就拆遷安置、建設資金、建成後的權屬等事項進行了訴訟。自1997年開始至2014年,訴訟持續了18年之久。
訴訟期間,經相關方面協商,最終明確由原白下區拆遷辦負責建設兩棟復建房。1998年,復建房開工,並於2003年竣工交付使用。兩棟復建房房屋中,436套用於安置因拆遷回遷原址的居民,122套用於異地安置並對外銷售。
可在訴訟期內,122戶居民遲遲無法辦理房屋權證。“雖然在簽訂購房協議時,建設單位也告知了居民須待訴訟結束後方能辦理房屋權屬證明,但誰也沒有預料到,此事一拖竟是十多年。”壹城集團工作人員介紹。
因遲遲未能領取權證,不少居民多次向12345投訴,並到市、區兩級政府信訪部門反映情況,同時向中央有關部門表達了訴求。
2012年,隨著省高級人民法院的終審判決,事情出現了轉機。2014年,依據省高院終審判決,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執行裁定和《協助執行通知書》,將登記在某民營開發公司名下的122套房屋産權變更登記至原白下區拆遷辦名下。原白下區拆遷辦遂于當年11月領取了122套房屋産權證,並於2015年領取了房屋土地證。
“只要將我們名下的‘兩證’過戶給住戶,住戶就享有了他們自己的‘兩證’。也就是説,122戶居民具備了辦理權證的基本條件。”原白下區拆遷辦一位工作人員説。
但是,多年來,由於南京市辦理房屋權證的政策發生了很大變化,122戶居民辦理權屬證明遇到了障礙。最大的政策瓶頸就是近年來實行的限購規定和稅費如何繳納。
秦淮區政府有關人士介紹,近年來,不少入住居民在本市購置了其他房産,有的甚至還購置了兩三套,導致無法開具購房證明;同時,由於多年來房價漲幅較大,按照現行稅率繳納費用,住戶將承擔較高的稅費。“這一情況,在不少12345工單中均有反映。”區政務辦介紹。
對此,秦淮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明確由壹城集團和越城集團負責處理辦證事宜,同時區領導還帶隊到市相關部門進行協調。
2017年底,市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多次召集國土、房産、稅務等部門專題研究辦證相關問題。經過慎重討論、研判後決定,西一新村122戶居民辦證不受限購政策影響,均可正常開具購房證明;同時,按照實際買賣行為發生時的房屋評估價格作為繳納稅費的依據。
至此,122戶居民辦理權證的障礙全部清除。
在壹城集團和越城集團工作人員數十次與房産交易、不動産登記、稅務局的對接下,2017年12月15日,陶女士順利辦理了房屋權證,成為西一新村第一個領取權證的居民。
“對還未領證的居民,我們將對每一戶負責到底,儘快使他們領取權證。”兩家集團負責人説。(南京日報 記者 許震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