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找出産業痛點 創造融合機緣 人工智能 “智”導産業升級
輻射長江三角洲乃至華東區域的人工智能(AI)産業高地——京東雲智慧産業華東區域總部1月16日落戶南京。人工智能和産業融合的最大機緣在哪?人工智能是否存在人性、倫理的擔憂?如何識別偽人工智能?就業界關注的上述問題,新華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在“痛點”上創造融合機緣
“人工智能助力産業升級,首先需要深入了解産業鏈條各個環節的痛點和需求。”京東(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易津鋒説,以京東的核心業務零售産業為例,鏈條包括用戶洞察、産品設計、生産製造、售前售中售後的服務、倉儲物流、金融科技等很多不同環節,這些都是人工智能施展身手的舞臺。拿智慧客服來説,它不僅能夠自動識別用戶在交談過程中的生氣、著急、擔憂等七種情緒,還能識別情緒濃度,比如是一點點生氣還是非常生氣。面對一樣的問題,客服回復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精準識別出顧客的情緒,進行相應安撫,用戶體驗得以顯著提升。2018年“雙11”,智慧客服系統處理了超過130萬次的顧客回復。
藍艦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春娥2014年受教育部邀請回國創業,“近4年時間裏,我們找出老師和孩子的剛性需求,用AI技術輔助教學。”比如,幫助孩子告別盲目刷題,學習沒有掌握到的知識。“我們後臺做了一些標注,比如數學有各個知識點,給孩子做顆粒狀精細化的標注——綠色代表做得非常好,紅色沒學會,黃色需要再鞏固,灰色説明老師教過了。四年中産品迭代近300次。2017年年底,才將機器學習出錯率控制在千分之三的範圍內。”
數據顯示,到2020年,全世界可能有超過500億台的物聯網終端和2000億台的感測器,中間肯定需要AI設備把它們連接起來,做計算、分析和賦能,這是AI和新産業融合非常好的機會。
強人工智能時代還很遠
目前對於人工智能,有著人性、倫理的各種擔憂,尤其是擔心人工智能的推廣會威脅到人類。南京弘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趙華君認為,只要國家或者監管部門對人工智能進行正規的監管或引導,這不是太大的問題。
易津鋒説,經常有人問他是否擔心AI某一天會取代人類,“大家從電影上看到的人工智能,本事往往超過人類,但事實上,現在的強人工智能領域基本上沒有太大的進展,在比較長的時間內,完全不用擔心它會威脅到人類。”
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軟體與信息服務業處的張增全説,技術都有兩面性,要看怎麼使用,“隨著人工智能應用日益廣泛,相關的法律法規要建立起來,比如無人駕駛,沒有法律法規規範它也無法上路測試。”
業內人士還指出,人工智能的演算法應用場合,很多跟人們的生命和財産安全相關。人工智能模型基本上都是通過一些數據訓練出來的,而數據分佈本身就帶有不均衡性,因為分佈不均衡的數據,訓練模型本身就會帶來一些偏見。而且,數據在採集和使用過程中都可能造成隱私的洩露。對此,法律應建立一個問責機制,一旦出現問題應該找誰去追責。作為人工智能的研究者或從業者,也需要不斷提升技術水準,設計出更加安全的人工智能演算法,並兼顧公平性和隱私保護問題。
偽人工智能如何判斷
當全民都在談論AI時,事實上,整個人工智能産業裏面有不少是偽AI。
“全世界做機器人最厲害的波士頓公司, 其AI機器人雖然能夠爬樓梯、跳躍、跑步、開門、開鎖,但其智商也就相當於四五歲的孩子而已。即便如此,波士頓公司也做了40年才做到這一地步。”劉春娥説,“在中國,機器人現在遍地可見,有端盤子的機器人、跳舞機器人、運輸搬運機器人,等等,但這些機器人裏面有多少運用了真正的AI技術?國內有哪些企業在做人腦的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我真的説不上來。”
“弱人工智能離強人工智能還很遠,中國的技術理論、演算法很多都是從國外引進的,跟國外的差別還很大。希望通過新一輪人工智能的發展推進措施,引進海歸人才,後續可以趕上並超過國外的先進技術。”張增全説。
專家認為,判斷是真AI還是偽AI很簡單,那就是技術到底能不能落地並産生價值。你的論文或許可以演示得非常漂亮,但它在複雜的真實場景中沒有辦法落地;或者,它可以做成産品,但實際上並不需要,等等。這些都是偽AI。
京東集團副總裁杜正平説,中國最領先的創新機構正在思考打造真正的AI,“京東將與南京麒麟高新區不斷深化合作,全方位擁抱數字經濟産業,攜手高新區創建全球創新名城。”到2020年,南京市人工智能核心産業産值要突破100億元。南京市委常委、江寧區委書記、麒麟高新區管委會黨組書記李世貴説,到2025年,南京將打造成為全球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示範城市。(新華日報 記者 宋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