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蘇州工業園區斜塘街道深耕“黨建引領善治斜塘”品牌 以強有力的黨建提升發展凝聚力
積極探索基層黨建機制創新,自2012年12月掛牌以來,蘇州工業園區斜塘街道始終把黨建作為各項工作的第一抓手,並於2018年打出“黨建引領善治斜塘”這一品牌,重點突出“善”“治”關鍵詞。
街道黨工委書記楊華新説,斜塘將以“善為、善文、善工、善述”四個模組為支點,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善治斜塘”品牌建設,形成黨建品牌群集聚效應,著力構建“資源共享、互利互惠、優勢互補、共建共聯”的基層黨建大格局。
打造服務型社區 讓居民充滿獲得感
“草坪旁沒有長椅休息,老人遛娃不方便。”社區“長椅增設”項目隨即啟動,居民紛紛點讚。
“小區裏養狗人士太多,得管管了!”居委會立即組織召開“萌寵主人”交流會,並通過民主協商的方式設立了“寵物管理”理事會。
在斜塘街道文薈苑社區,一條紫藤蘿長廊成為居民的議事平臺,居民對社區建設有何建議、意見均可以在這裡交流、討論。斜塘街道文薈苑社區黨總支副書記朱燕華介紹,如今,“廊下議事”已成為社區居民的日常習慣。同時,長廊也是黨建工作的展示平臺,漫步長廊,兩側的文化墻上,社區黨建品牌的發展歷程、“紅色管家”的志願活動、以及社區治理的各項制度一目了然。
“社區工作人員應當多看、多思、多做,積極學習借鑒優秀工作方式方法。”斜塘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魯曉輝如此介紹。去年以來,斜塘街道積極探索社區治理新體系,著力實施“基層黨建引領工程”等七大工程,打造管理有序、服務完善、設施齊全、群眾滿意的服務型社區。其中,文薈苑社區、錦塘社區被列為治理創新試點社區,探索舉辦了社區治理“公約數”發佈會、便民服務送到家、社區未來治理十大事件徵集、社區協商大能量“議事亭”等一系列樣板活動。
針對動遷社區,街道積極開展動遷社區治理示範點建設,明確構建社區黨建、社區協商和社區營造有機融合的“三社融合”社區治理新模式,啟動綜治“一張網”建設,強勢推進“431”專項行動。去年10月,斜塘街道社區治理學院揭牌成立,目前已開展各類培訓5期,參訓人員800余人次。
實施“青藍工程” 創新優秀人士培養模式
“社區青年幹部如何與居民打交道也是一門學問。”斜塘街道荷韻社區居委會主任梁克文説,在動遷社區,不少居民還保留著以前的生活習慣,與他們溝通一定要“接地氣”,很多時候聊兩句家常、遞一根煙就能拉近關係。這是他從黨建書記項目“青藍工程”結對領導身上學到的工作技巧之一。2018年在蘇州工業園區“431”整治行動中,梁克文在社區的好人緣為他順利開展工作提供了極大便利。
2018年5月,斜塘街道啟動黨建書記項目“青藍工程”,創新青年幹部培養機制,建立街道班子成員與80後90後青年優秀人士結對培育模式和社區老書記“傳幫帶”結對培育模式,著力加強對青年優秀人士的培養,提升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力。不少一線青年優秀人士迅速成長為群眾工作經驗和社區管理經驗豐富的幹部。
“社區青年幹部是全面提升社區治理水準的中堅力量。”楊華新介紹,斜塘街道是一個年輕的街道,但也面臨基層幹部隊伍年齡老化、活力不強等瓶頸。因此,街道將“青藍工程”作為黨建工作的龍頭任務、落實黨建第一責任的主要抓手。
2018年10月,“青藍大講堂”正式啟動,為培養青年優秀人士搭建了學習交流的平臺。大講堂採用專題講座、圓桌論壇等方式,邀請業內專家、優秀基層青年幹部、優秀社工代表等到場進行理論探討、分享工作案例。
創建黨建子品牌 凝心聚力促和諧
“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有餘力就應該幫幫身邊人。”2018年以來,70歲的車坊退休老教師汪家東拿出自己的退休工資,在社區內設立“汪伯伯愛心流動車”,逢年過節為社區裏的困難家庭送溫暖。在斜塘,這樣的暖心事還有不少。
在推進“黨建引領善治斜塘”這一總品牌的過程中,街道鼓勵各基層黨組織積極創建帶有個性特色的黨建子品牌。車坊社區趁勢推出“車坊辰光·益路為善”子品牌,轄區內好人文化蔚然成風,“汪伯伯愛心流動車”就是生動案例之一。
“以思想引領促進善學善新,以政治引領促進善作善成,以組織引領促進善引善聯,以服務引領促進善心善行,以文明引領促進善處善為。”為了進一步加強品牌建設,斜塘街道提出“五個引領”。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蘇州基層黨建研究所研究員胡小君認為,這一思路為街道下一步推進黨建品牌建設指明瞭方向。
在具體工作方式上,斜塘街道提出“123”工作模式,即設立一個“青藍大講堂”,完成開展民情調查、繪製民情地圖兩項工作任務,執行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工作機制。同時,街道採取“黨建+N”舉措,即“黨建+班子強,黨建+隊伍好,黨建+環境美,黨建+服務優”等,著力打造“載體用心、服務暖心、環境舒心、文化凝心、群眾放心”的“五心”基層黨組織,大力推動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新華日報 記者 孟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