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蘇省産研院打造研創高地
南京日報  2019-03-11 16:12:52

  原標題:省産研院打造研創高地,年均轉化成果1000項——“試驗田”長出創新“小森林”

  南京日報記者近日來到江蘇省産業技術研究院採訪時被告知要等一等,因為管理層正在參加一個讀書會,集體研讀《巴斯德象限——基礎科學與技術創新》,産研院2019年計劃閱讀書目有十幾本,新型研發機構之“新”可見一斑。院內書聲朗朗,科創成果斐然。據最新統計,目前産研院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申請專利2200多項;累計轉化技術成果3100項,實現技術價值合計200多億元;各類研發人員近6000人,年均轉化成果1000項,年均衍生孵化企業100家。

  喜獲綽號“四不像”,要做科創“試驗田”

  在産研院的展廳,有著一面專利墻,産研院業務經理向南京日報記者介紹,這裡展出的只是産研院一小部分專利。成立5年來,江蘇省産研院成長為創新“小森林”。作為一家新型科研組織,産研院自身的創建,實際上也是一項不小的創新。産研院不隸屬於任何部門,僅在江蘇省政府組建的理事會領導下工作,院本部不承擔具體研究任務,重點開展科技資源引進、專業研究所建設、重大研發項目組織等工作。因此産研院得了形象的綽號“四不像”, 不是政府機構,又不同於事業單位,更不像高校院所,亦迥異於科創成果轉化中心。 

  別人眼中“四不像”,在江蘇省産研院黨委書記胡義東眼中,是一塊得天獨厚的科創“試驗田”。胡義東向南京日報記者闡釋道:“可以説我們是介於高校和企業之間,機制比較靈活,既能做高校不擅長做的事兒,又能做企業做不了的事兒。” 

  巧當“媒婆”,深耕南京産研融合

  春節假期剛結束,南京先進鐳射技術研究所一片忙碌,院大樓5層的先進全固態鐳射技術研發中心內工程師們正忙著調試産品。工程師李冬冬介紹:“這個鐳射器已經是成熟的商品了,能夠廣泛應用於太陽能硅片刻槽切割和鐳射打標等領域,靠著這個産品,我們團隊成功孵化了南京羅默鐳射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南京先進鐳射技術研究所,也是江蘇省産研院眾多專業研究所之一。目前該所累計孵化集聚49家鐳射相關高科技企業,總市值25億元,其中,孵化的中科煜宸、牧鐳鐳射還入選了南京市培育的獨角獸企業。 

  翻開南京的經濟版圖,産研院創新的根已經深深扎入各大園區,融入南京市産業發展之中:江蘇省産業技術研究院膜科學技術研究所已經在南京打造出一條膜産業鏈,2018年研究所孵化引進企業30余家,實現銷售10.99億元;智慧製造技術研究所服務於先進製造業,截至目前,研究所共孵化各類企業21家,孵化企業的總估值達到10億元;新型藥物製劑技術研究所落戶南京藥谷,集聚了美國科學院、工程院和醫學院三院院士 Rorbert langer,世界著名新型藥物製劑先驅、國際藥學聯合會前副會長永井恒司教授等頂尖科研團隊……

  研究所與園區産業如此緊密聯合,得益於産研院創新的運作機制“團隊控股”:園區提供研發場所和設備,研發團隊、園區和研究院共同出資組建團隊控股的運營公司,研發收益歸運營公司且增值按股權分配,保證研發團隊可以享受科研成果落地的利益,極大激發了科研人員的創新積極性。

  胡義東將此比作“相親”,雙方立足自身需求,以市場化的機制合作,最大限度放大各自的優勢,“産研院相當於‘媒婆’,研發團隊借此認識了好婆家,可以利用園區的資源完成自己科研的理想,同時園區可以借著專家學者完成産業升級發展,兩全其美的好事兒。”

  計劃年底入駐江北新總部,打造研創高地 

  江蘇省産研院不僅主動對接融入南京産業體系,更努力推動新型研發機構落戶,共建創新名城。自南京市開始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工作以來,産研院便配合南京市科委及“兩落地一融合”辦公室,在新型研發機構的遴選、備案、培訓、考核等方面展開了深度合作。 

  截至2018年12月,産研院在南京完成近200家簽約新型研發機構的考察,其中備案新型研發機構共108家。産研院相關負責人告訴南京日報記者,南京市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力度大,效果好,“下一步我們還要好中選優,再挑出10家左右來重點培養。” 

  2018年年底,位於江北新區的江蘇省産研院總院建設項目主體封頂,預計2019年底可入駐,面積達10萬平方米。據規劃,産研院將聯合江北新區的産業技術研創園,打造“一本部多中心”的創新高地,建設一批符合南京産業發展要求的一流專業研究所。同時加快培育形成高新技術的産業集群,推動南京市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産業科技創新中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 

  紮根南京,放眼全球,産研院對標著名的德國弗朗霍夫學會,正在推動與南京高校聯合培養博士的合作,培育南京可持續創新能力。據介紹,德國弗朗霍夫學會每年可以培養千余複合型博士,這批人才是德國産業發展的強勁引擎,因為他們同時具備科研和産業化的能力。胡義東介紹,聯合培養不僅可以解決高校博士缺實幹的弊端,還可以拉近實驗室和生産線的距離,“如果高校的博士同時可以在我們這裡待一段時間,接觸一線産業的實際生産情況,他們不僅有科研的頭腦,也有工程師的實幹,可以從根本上推動産業發展。”(南京日報 記者 孔偉)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