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人在網格中行走 矛盾在網格中消解 泗洪:織“網”織出社會好生態
“我是社區網格員,重大使命擔在肩,服務高效為百姓,全縣上下盡歡顏。”3月9日上午8點半,宿遷泗洪縣青陽街道城東社區東方花園北區第四網格區網格員戴秀哼著《網格員之歌》,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小區26棟3單元居民反映樓道燈不亮、電動車亂停放、房屋管道漏水……戴秀隨身攜帶了“全要素網格通”手機、工作包等標配“八小件”,一旦發現問題,隨即記下並解決。這個小區共有43幢樓房,戴秀承擔其中9幢居民的信息採集、便民服務、矛盾調解、群防群治等8項任務。
在泗洪縣城鄉,像戴秀這樣的網格員(網格長)共有1449人。“從2017年開始,我們按照‘網中有格,按格定崗,人在格上,事在網中’的原則,以各村(居)為基本單位,將每300至500戶劃分為一格,從村(居)幹部、村(居)民代表、黨員代表中選優配強網格長和網格員,建立縣、鄉鎮(街道)、村(居)與網格員四級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泗洪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敏説,通過對網格內居民的全方位動態服務管理,實現“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鄉鎮、矛盾不上交”的目標。
1月26日,青陽街道四分場兩位居民因為小菜地糾紛發生肢體衝突。網格員王宇馬上將情況反饋給城東社區網格長劉修敏。“我不到10分鐘就趕到現場處置,經過兩輪調解,雙方達成和解協議。”劉修敏説,縣裏有明確的反饋處理機制,網格員發現問題後,能現場解決的、必須現場處理,一旦解決不了,必須將問題分流指派,不得超過30分鐘,從各級問題解決到將情況反饋至網格員不得超過30分鐘。
在網格化服務管理中,除了依靠走訪,泗洪縣還創新推行“微信+微服”的信息化工作法,通過微信群和微信服務平臺,為群眾廣泛開展個人訴求、法律諮詢、尋醫問藥等方面的微服務。
人在網格中忙,矛盾在網格中化解。“自去年9月街道實施網格化服務管理以來,以前一週至少1700多起的12345熱線投訴,現在降為不足100起。”青陽街道副主任朱芳華介紹説。
網格化服務,還催生一批便民項目。“去年冬季的一個雨天,我走訪時發現2幢1單元樓道裏有積水,一輛電動車正在充電,電線泡在水裏,不時冒出火花。”石集鄉瓦房居委會網格員石建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依然心有餘悸,“我立即找到車主切斷電源,並向上級反饋情況。不久後,鎮村兩級投資在小區內安裝了兩個固定充電樁,解決了居民充電不便的問題,消除了安全隱患。”
石集鄉瓦房居委會5500畝土地全部流轉,村民們集中居住,大多加入勞務合作社或進企業打工,孩子們放學後缺人照看。網格員、網格長和居委會幹部商量後,在居委會服務中心組建“兒童之家”,安排專人輔導孩子看書、做作業,直到家長來接走。
泗洪還探索把黨支部建立在網格上,給鄰裡關係、幹群關係、黨群關係注入向心力。界集鎮姬樓村居民集中居住後,大家彼此陌生,有時會因一些小事而吵得面紅耳赤。“我們把支部建在網格上,每3棟樓成立一個黨小組,由德高望重的黨員擔任小組長、網格員等。”姬樓村支部書記姬在傳説,兩年來全村沒有一人到縣上訪,去年被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
“我們除了配齊網格員,還著力打造專業化服務團隊。”泗洪縣政法委副書記馬成介紹説,該縣將290名城管、公安等執法隊員分配到各網格,與網格員聯合巡查走訪,努力把問題或矛盾在一線解決。
在青陽街道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一面4米見方的電子屏上詳細記錄著每位執法隊員當天的巡查軌跡。從城管隊員劉彬發回的定位信息可以看出,當天上午9時開始,他一直在網格內巡邏,已處置一起亂倒垃圾和店外店經營問題。
網格化治理工作開展以來,泗洪縣累計為群眾代辦便民事項11.4萬餘件,實現70%的問題在村(居)網格內解決、30%的問題在鄉鎮解決的目標,全縣群眾安全感指數高達97.5%,同比上升3個百分點。(新華日報 記者 徐明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