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抓住關鍵環節 聚力解決問題 淮陰標本兼治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2018年,淮安淮陰區在淮安市率先探索開展巡察對村(社區)延伸,全年共完成對145個村(社區)的巡察工作。在巡察中,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重點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紮實做好“後半篇文章”,充分發揮巡察利劍作用,有力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貫徹落實。
抓牢政治責任,紮實推進巡察向村(社區)延伸。在對村(社區)巡察工作中,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實施。一是堅持試點先行,穩步推進。2017年12月,在淮安率先啟動對村(社區)巡察試點工作,將袁集鄉草廟村、王營鎮營西社區列為試點巡察村。在認真總結試點村經驗的基礎上,2018年5月在區委第五輪巡察中對省市定38個經濟薄弱村和105個村(社區)開展延伸巡察,保證巡察工作的穩步實施。二是堅持分類施策,精準發力。結合實際,“區別對待”,巡察貧困村,重點關注脫貧攻堅政策落實等問題;巡察富裕村,重點關注集體“三資”管理等問題;巡察信訪矛盾突出村,重點關注幹部作風等問題。三是堅持緊盯重點,形成震懾。緊盯與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通過立查立處、立行立改、邊巡邊改,推動有效解決問題,凈化基層政治生態。
堅持問題導向,切實發揮巡察利劍作用。群眾利益無小事,任何群眾身邊的腐敗和瀆職行為都可能影響黨在群眾中的基礎和威望。為此,在巡察中著力從群眾最關心、最關注、最關切的問題入手。一是推動解決貫徹落實上級政策不到位的問題。著力推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執行,保障上級惠民利民、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決策部署落地見效,發現並解決宣傳政策不及時、落實政策不到位、甚至亂作為的問題26個。二是著力整治群眾身邊的“微腐敗”問題。重點檢查基層幹部存在的貪污挪用、截留私分,優親厚友、虛報冒領,雁過拔毛、強佔掠奪,揮霍、侵佔集體資金資産資源等突出問題,發現並推動解決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165個。三是回應關切解決民生難題。緊盯民生事項,發現並推動解決基層村幹部態度簡單粗暴,對老百姓合理訴求推諉扯皮、冷硬橫推等突出問題89個。
狠抓問題整改,著力提升對村(社區)巡察成效。巡察的根本目的是推進問題的整改到位,提高基層群眾的認同感和滿意度,為此該區把問題整改完成作為巡察“後半篇文章”的牛鼻子,牢牢抓在手上。一是嚴格交辦,建立巡察整改“清單”。圍繞問題、任務、責任“三個清單”,累計向鎮(街道)、村(社區)發放“三清單”535份,層層傳導壓實責任。截至目前,對村(社區)巡察共計反饋問題496個,已對賬銷號整改到位452個。二是嚴格跟蹤,強化巡察整改問效。創新“四跟進一報告”工作法,即跟進被巡察村(社區),了解反饋意見的整改情況;跟進紀檢機關,了解問題線索和作風方面突出問題處置情況;跟進組織部門,了解村幹部選拔任用、村級黨建方面問題處置情況;跟進有關部門,了解移交、通報的巡察建議辦理情況;將情況匯總後,向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報告。截至目前,巡察辦共形成兩期巡察整改專題報告上報領導小組。三是嚴格督查,壓實巡察整改責任。加強督查,堅持以問責促整改,對整改工作不夠重視、進展緩慢、巡察成果運用不到位的,進行約談、問責,壓實被巡察黨組織整改落實主體責任。對拒不整改的單位和個人,抓住典型,嚴肅追責,公開曝光,形成震懾。
建立長效機制,推動巡察整改標本兼治。深化成果運用是做好巡察“後半篇文章”的關鍵,巡察整改既要“治標”又要“治本”,做到“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一是立足村居實際,創新信訪舉報機制。探索建立村居巡察信訪舉報工作機制,制定《淮陰區村居巡察信訪舉報管理實施辦法》,把矛盾吸附在基層,消除了信訪“村梗阻”,越級訪大幅減少。目前已受理群眾關於陽光扶貧、徵地拆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等領域來信、來訪167件,其中142件得到及時辦理,並立案查處15人。二是強化警示教育,用“身邊事”育“身邊人”。區委巡察辦對脫貧攻堅、“四風”問題、三資管理等五大方面19個突出問題,選取典型事例拍攝專題警示教育片《嚴明鐵紀護航鄉村振興》,區四套領導班子全體成員觀看,並開展鎮(街道)、村(社區)警示片巡迴教育活動。三是推動建章立制,促進規範化管理。區委巡察領導小組對巡察中發現的普遍性、傾向性問題進行專題研究,並向區委提出意見建議,推動區委出臺《加強村務監督“五項制度”》《規範全區農村産權交易市場建設》《農村集體小型工程管理與人員問責規定》等多項文件制度。四是構建預警體系,開展政治生態評價。運用定量、定性和試點相結合的方式,探索在巡察中引入政治生態評價體系,對被巡察村(社區)政治生態進行精準“畫像”。目前,政治生態評價體系已初步建立,其中馬頭鎮打造的政治生態示範館、區公安分局的政治生態教育館、枚乘故里教育基地得到區委高度認可,全區四套領導班子成員及全體科級幹部均已分批參觀學習。(新華日報 作者 周思奇 孫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