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評出典型4500余名,形成特色鮮明“好人現象” 凡人善舉, 續書“厚德泗洪”傳奇
在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金鎖鎮通往孟橋村的路上,一位身形消瘦、行動不便的老人,沐浴著季春的晨光,身著單衣,揮舞著鐵鍬平整路基。
這位老人叫孟昭何,是金鎖鎮河南村的一位普通村民,今年已67歲。從2011年初開始,他就自費買砂石、水泥等材料義務給村裏修路,一锨一鍬硬是鋪出了一條7公里砂石路,被村民譽為“當代愚公”。
在泗洪縣,近幾年來涌現出像孟昭何這樣樂於做善事的“好人”多達數百人。
“通過不斷完善‘好人’幫扶禮遇長效機制,鼓勵人們行善積德,弘揚社會正能量。”泗洪縣委書記王曉東説,縣裏堅持每年評選“泗洪好人”,精心打造“暖心工程”,對當選人員給予慰問、免費體檢、免費乘坐公交、贈送商業保險等回報。
抗戰時期,泗洪縣是蘇皖邊區抗日民主根據地的中心,“紅色基因”孕育著層出不窮的見義勇為英雄。今年3月15日,歸仁鎮農家婦女吳郵郵接孩子回家。途經一座大橋時,前面一位老人駕駛的三輪車突然失去動力,迅速倒滑下來,情況萬分危急。吳郵郵一看車上坐著3個孩子,顧不得多想,毫不猶豫地衝上去,用身體阻擋倒滑的三輪車。由於車子慣性太大,將她撞倒下去,雙腿骨折。“雖然受了重傷,但今後遇到這樣的事情,我還會奮不顧身去幫助他們。”
在南京打工的雙溝鎮青年農民朱柱,在秦淮河畔勇救落水女,只留下“來不及了,我要去救人了”最後的聲音;陳圩鄉22歲青年李少文面對持刀行兇的歹徒,義無反顧衝上去;面對冰冷的河水,雙溝鎮雙淮居委會青年周曙光顧不得脫去衣服從橋上縱身一躍,救落水女子……
在泗洪縣,與“見義勇為”並肩而行的是“孝老愛親”。今年春節前夕,泗洪縣公安局民警楊庭標的妻子王連美在南京一醫院手術住院。眼看距離過年只有10天了,躺在病床上的王連美拉著老楊的手説:“你明天趕緊回去吧,快去買點過年禮物送到梅花敬老院,估計那裏的老人們又在叨嘮你了。”
臘月二十三,楊庭標組織60多人愛心團隊,帶著雞魚肉蛋等過節禮品走進梅花敬老院。楊庭標每年四大節日堅持慰問這裡的老人已快30年。“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我要動員社會更多人士獻出自己的愛心,讓困難者感受溫暖,讓社會充滿陽光。”
在泗洪投資的浙江客商金裕選,是楊庭標愛心團隊中的一員。如今,他還加盟泗洪縣快樂義工、慈善公益、捐資助學、關注自閉症兒童等活動……只要有公益活動,人們總能看到他和公司員工的身影。
泗洪縣文明辦提供的數據顯示,近幾年來,該縣共評出各類典型4500余名,其中14人被評為“中國好人”、19人被評為“江蘇好人”、5人入選省“最美人物”,形成特色鮮明的“好人現象”。
如今泗洪大地上,有情有義“好人故事”猶如雨後春筍:變賣上海的房屋家産,用畢生積蓄為家鄉建小學的“中國好人”許乃榮;勇挑家庭重擔,帶著婆婆嫁人的好兒媳謝紅娟;堅守一紙諾言,義務守護無名烈士70余載的老人邱德平……
泗洪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克波告訴記者,泗洪縣積極培植這方沃土,讓道德的種子在泗洪大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每年除開展敬業奉獻、見義勇為、助人為樂、誠實守信、孝老愛親等五大類“泗洪好人”及各類先進典型評選外,還健全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德育網絡,讓德育浸潤全社會每個人的心田。
前不久,泗洪縣青陽小學學生許二文在騎車回家途中,不小心剮蹭到一輛停在路邊的私家車。她在車上貼上字條:“對不起,我是東風小學的一名小學生,今天不小心刮到你車了,可是你沒有留電話在車上,這是我的電話……”第二天,車主潘俊樸找到許二文並象徵性地收取1元錢車損費。
前幾年,四河鄉雪二村老人孫正海家先後有4人身患癌症,因治病家中負債纍纍。2014年,他家被鄉村納入低保。去年,生活條件稍微好轉後,他先後5次提交退出低保書面申請。
泗洪縣這些凡人善舉猶如一顆顆星星,匯聚在一起點亮著新時代的道德星空,永不停歇地傳遞“厚德泗洪”精神。(新華日報 記者 徐明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