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鄉村振興的江蘇實踐 産業興,轉型升級結構優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品質。黨的十九大吹響了鄉村振興的號角,如今,江蘇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得怎麼樣了?農村有了哪些新變化?農民收穫了多少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近日,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發改委組織集中採訪,新華日報記者深入江南江北,走進田間地頭,採擷一個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的鮮活故事,感受江蘇省推動鄉村振興的新舉措新進展。
只有産業興,才能百業旺,推進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最基礎、最關鍵的任務。當前,江蘇省正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業從一産向一二三産融合發展、向鄉村産業延伸轉變。
漫步句容市茅山鎮丁莊村,一棟棟鋼架大棚內綠意盎然,再過兩個月,當地農民的“致富果”——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丁莊葡萄”即將上市。近年來,這裡的葡萄産業經歷了從粗放種植到品質提升、品牌打造的蝶變,小葡萄串起的特色甜蜜産業,正不斷放大特色,謀求新發展。
“丁莊葡萄不僅賣得掉,還要賣出好價格,打造響噹噹的區域大品牌。”丁莊村黨總支書記、丁莊萬畝葡萄專業合作聯社理事長方靜是位80後“葡二代”,他告訴新華日報記者,上世紀80年代,丁莊在全國勞模方繼生的帶領下,大力發展葡萄産業,形成了“丁莊葡萄”“老方葡萄”等一批知名品牌。如今,茅山鎮葡萄種植面積已達2萬畝,分散在1927戶農戶手中;建有葡萄産業類專業合作社7個、家庭農場5個。過去由於主體過於分散,單個農戶、單個合作社的體量偏小、實力偏弱、市場信息不靈,在市場競爭中沒有話語權。2015年8月,丁莊萬畝葡萄合作聯社成立,著力提高葡萄産業的組織化程度和規模化水準。“雖説丁莊葡萄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必須對標找差距,拒絕大路貨,搶佔高端市場,實現增收致富。”
方靜帶著社員到日本考察,深感細節之間的差距。“日本的葡萄種植要求十分苛刻,長出來的葡萄每串都是35粒,每顆葡萄的大小也差不多。標準化種出來的葡萄不但串型漂亮、口感好,而且售價不菲。”這堅定了聯社走向高端市場要效益的路子。
從日本回來後,方靜帶領種植戶把葡萄改的改,砍的砍,按新方法種植。在心意農場陳志軍的大棚裏,圓柱形的巨峰葡萄每串35粒,每粒葡萄大小均勻,每串重量1斤左右。他給新華日報記者算了一筆賬,傳統種植的巨峰葡萄每畝産量約3000斤,市場價5-8元/斤,而這種外形、口感俱佳的葡萄每串能賣到30元,每畝産量約2000斤。
“走出去”讓丁莊葡萄走上新發展道路,“引進來”則給揚州廣陵區沙頭鎮現代農業産業園區插上了科技翅膀。走進一個草莓大棚,竟飄出淡淡的水蜜桃香。“這是我們的新品種‘桃熏’,兼有草莓的酸甜和水蜜桃的清香,剛上市時賣到30多元一顆。”草莓研究專家、揚州大學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高紅勝老師告訴新華日報記者,這些草莓採用架式栽培,9月份栽苗,一個月開花,一個月結果,11月份就能上市,可連續開花結果5次,到來年6月下市,比常規種植提前一個月上市,晚一個月下市。
農業園副主任張玉華介紹,2016年底,揚州市-揚州大學園藝産業技術研究院落地園區,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園藝産業提供全産業鏈技術服務。高老師就是校地合作後園區請來的專家。
大棚裏不時出現滴滴答答的水流聲,高紅勝解釋,這是營養液在通過管道輸送給植株生長。他指著在角落裏的幾個大桶告訴新華日報記者:“採用我們自主研發的草莓營養液,只需常規肥料用量1/3,就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在大桶裏配上一個月的量,通過自動給肥機器定時定量供肥,確保草莓品質穩定,‘紅顏’含糖量最高可達19%,比傳統種植方式高30%。”這套自主研發的裝置成本只要幾萬塊錢,如果從國外進口得花上幾十萬元。
草莓是設施園藝中發展較快、效益較好、一二三産融合的典型。但栽培過程中,極易受到多種病蟲的危害,讓種苗從母體就不帶病毒,成為草莓生産優質、高效的基礎。
在園區全國首例草莓無病毒苗立體繁育基地,新華日報記者見識到了結出“黃金”的草莓苗。通常情況下,一畝地能繁育5萬棵草莓苗,但在這裡,纏繞在鋼架上立體式生長、喝營養液的集約化育苗方式,讓一畝地可採25萬棵苗,每棵苗售價按2元算,一畝地能入賬50萬元,刨去10萬元成本,效益十分可觀。
讓農民增收致富,這是農業專家和産業園共同的願景。沙頭鎮副鎮長卞啟清告訴新華日報記者,經過多年努力,園區已由最初的揚州市“菜籃子”基地,轉型升級為集生産、加工、流通、觀光、研發、示範、推廣等於一體的複合型産業發展平臺。良好的發展環境吸引了包括工商企業負責人、返鄉農民、院校畢業生、退伍軍人等在內的各類人員創業就業。
“通過建立校地産業研究院,構建起新型的合作關係,專家團隊將實驗室建在了田頭,科研成果在田間成功熟化落地,有效破解了專家無熟化基地、政府無示範平臺、農民無品種技術的大難題,打通了産學研推的大脈絡,成為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引擎。”廣陵區副區長黃艷告訴新華日報記者,該區將以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為契機,進一步放大校地合作優勢,打造新一代蔬果種苗繁育基地,加快“産學研推”一體化,探索“一二三産+科技”的新融合,真正把專家引進來、留下來,把産業帶起來、強起來,把農民聚起來、富起來。(新華日報 記者 吳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