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清江浦區構建非遺“四化模式”推動文化産業做大做強
蛋雕《運河清江浦》《白鳥晨歌》,糖畫《蕭何月下追韓信》《總理耕書》,剪紙《喜鵲登枝》《花開富貴》,木雕《南船北馬》,串珠《浦樓神韻》……一枚蛋殼、幾張紙片、幾顆珠子,經過大師的妙手,立馬變成富有淮安清江浦特色的非遺産品,深受消費者喜愛,有力增強了産品的生命力。
2019年以來,該區依託厚重的傳統文化底蘊,深度挖掘非遺文化內涵,構建非遺文化高標模式,積極有效地開展傳習活動,激發文化産業領域創新創造活力,展現清江浦區歷史文化亮點,促進文化産業長足發展。
市場化運作。通過各種媒體和途徑,建立和掌握傳遞信息的各種渠道,及時了解市場動態和廣大消費者偏好,加大社會資本投入。擴大資金融入渠道,鼓勵個人、企業、銀行貸款以及爭取外部力量支持,定量、定向、按期、按質生産,從而加快文化産業發展。
規範化管理。結合全區文化産業發展實際,建立非遺工坊和文創驛站,提供展示平臺,凝聚非遺力量,擴大非遺影響力。創建非遺數字館,製作動態展現短視頻,用科技手段對非遺作品進行展示與管理。
産業化培育。深入挖掘民俗文化,設計具有清江浦區特色的非遺圖標,開展展銷、研討等活動。組織非遺人開展非遺項目競賽,讓非遺人創新非遺作品,滲透現代元素,適合現代人審美情趣,使之變成上市産品,與文創公司聯手合作,推出一批品牌化的非遺産品,投放市場,增加經濟收入,激發非遺創新動力,不斷形成文化産業良好的發展趨勢。
品牌化打造。利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進行非遺展示活動,文廟非遺百花齊放、中秋非遺花好月圓、國慶非遺夢圓中華……製作有關非遺保護展示圖片、手冊、標牌等宣傳材料,進鎮、街道、學校、部隊等進行傳承宣傳活動,並通過互聯網、報刊、微信公眾號等平臺,不斷擴大影響,樹立品牌形象,增強産品的生命力,從而實現文化創意産業發展與文化遺産保護推廣雙贏。 (新華日報 作者 可 君 劉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