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網絡發展白皮書2019版發佈
南京日報  2019-05-24 09:42:58

  原標題:未來網絡發展白皮書2019版發佈

  5月23日下午,第三屆未來網絡發展大會圓滿閉幕,由江蘇省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聯合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東南大學等22家單位編寫的《未來網絡發展白皮書(2019版)》正式發佈。該白皮書從未來網絡發展背景、前沿熱點技術、應用場景、實驗設施、産業進展等7個方面著重介紹全球未來網絡領域的最新發展情況,並展望了未來網絡發展趨勢:預計到2030年,未來網絡將具備支撐萬億級連接服務等7種功能。 

  大會組委會認為,未來網絡作為戰略新興産業的重要發展方向,將對全球智慧製造、萬物互聯、天地一體化網絡等技術領域産生重大影響。預計在2030年,未來網絡將支撐萬億級、人機物、全時空、安全、智慧的連接與服務,也就是説未來網絡將具備的能力包括以下7個方面:

  支持超低時延、超高通量頻寬、超大規模連接的能力;滿足與實體經濟融合的需求,具備支持差異化服務的能力;實現網絡、計算、存儲多維資源一體化,並具備多維資源統一調度的能力;實現海陸空天一體化融合的網絡架構;做到簡化硬體設備功能的同時保證其處理性能,並通過軟體定義的方式增強網絡彈性;具備“智慧大腦”,實現網絡運維智慧化;成為一個內生安全、主動安全的網絡,進而更好地維護全球網絡安全。

  未來網絡將和實體經濟、工業互聯網結合更加緊密。根據全球移動數據流量預測報告顯示,到2020年全球IP網絡接入設備將達263億,其中工業和機器連接將達122億,相當於總連接設備的一半;高清和超高清互聯網視頻將佔全球互聯網流量的64%。激增的視頻流量和工業機器應用帶來了大量的擁塞崩潰和數據包延遲。許多網絡應用,例如工業互聯網中的數據上傳和控制指令下發、遠程機器人手術、無人駕駛、VR遊戲等,需要將端到端時延控制在微秒到幾毫秒量級,將時延抖動控制在微秒級,但傳統的網絡只能將端到端的時延減少到幾十毫秒。除此之外,網絡的時延成為影響集群計算性能的首要指標,深度學習、分佈式計算、分佈式存儲、計算存儲分離等技術對數據中心網絡低時延特性提出迫切需求。

  業內專家預測,隨著5G技術商用步伐加快,包括遠程醫療、自動駕駛、環境監測、娛樂和工業自動化等應用場景,將有望率先惠及普通市民。(南京日報 記者 杜瑩)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