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韻江蘇·相約澳門”江蘇文化嘉年華落幕
新華日報  2019-09-09 09:29:36

  原標題:“水韻江蘇·相約澳門”江蘇文化嘉年華落幕 願長江濠江匯源,蘇澳明天更美好

  佇立工藝美術大師蔡梅英的繡架前,觀其十指春風繡出夢中江南;攜家人品嘗淮揚名點、蘇南湯糰,一杯一盞,只為一解鄉愁;舞臺上,一句“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道出澳門同胞拳拳赤子之心……9月6日至9月8日,由江蘇省政府、澳門江蘇聯誼會聯合主辦的“水韻江蘇·相約澳門”江蘇文化嘉年華在澳門舉行。

  觀吳韻漢風,敘鄉愁鄉情。這場文化盛宴成為澳門同胞近距離感知江蘇的窗口。共敘胞情、共話合作,一張張笑臉、一句句交談,成為中華民族合力追夢的縮影。

  “不入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杜麗娘”一開口,圓潤婉轉的音色、清麗嫵媚的扮相令澳門觀眾墜入湯顯祖精心打造的愛情傳奇之中。除了傳統戲曲,新民樂《茉莉飄香》、經典歌曲《七子之歌》《祖國在我心中》、蘇澳聯合創作的京劇《鏡海魂》……精彩的開幕式文藝演出不時激起熱烈掌聲。

  在“老字號·國色添香”展示展銷區,澳門城市大學學生湛清宇對南京牌茉莉香膏的製作工藝産生濃厚的興趣。負責人黃勇熱情介紹:製作這款香膏,須先摘取含苞待放的茉莉花,趁其深夜開放時用橄欖油脂吸附香氣,再一層層地刮取油脂、集取香膏。這般古法提香的技藝,令湛清宇感到不可思議:“原來每一瓶香膏的香氣,都是來自鮮花的天然氣息!”一旁,來自揚州謝馥春的省級非遺傳承人劉新,則盛情邀請她體驗鴨蛋粉製作。採用“鮮花熏染、冰麝定香”的謝馥春鴨蛋粉,曾是揚州百姓交口稱讚的“宮粉”“貢粉”。

  秦淮燈彩、金陵剪紙、蘇繡蘇扇、宜興紫砂、惠山泥人、揚州雕漆、鎮江古琴、常州留青竹刻、南通藍印花布、東臺發繡琳琅滿目;高級工藝美術師顧琴現場演示紫砂壺製作技藝;南通藍印花布非遺傳承人吳元新將刻版、刮漿的過程全盤展示……多姿多彩的江蘇非遺項目展示展演,和特色文藝演出、“老字號”展示展銷、美食品鑒、特色文化旅遊産品推介、精品圖書展一道,為澳門同胞近距離了解江蘇、品味江蘇打開一扇窗。南京博物院則帶來慈禧大雅齋和明洪武釉裏紅歲寒三友紋梅瓶系列文創,這兩組産品都是首次公開亮相。

  新華日報記者採訪發現,有過內地生活經驗的澳門市民,最喜歡到“老字號”展區瞧一瞧,購買一些傳統品牌的生活用品。祖籍廣東的澳門市民劉阿姨,上世紀80年代曾在南京六中上學,此次在南京蘇豪絲綢展位購買一條絲巾,她對南京的懷念可謂魂牽夢縈:“印象最深的是南京街道,又直又寬,在澳門很少見到。南京人性格直爽,人情味濃。澳門回歸後,兩地都發生很大變化,母校六中也越來越漂亮。”

  澳門與江蘇始終保持著良好的合作交流,經貿、科技、旅遊等領域合作取得長足進展,人文交往更趨密切。嘉年華開幕式上,澳門特別行政區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介紹,由澳門文化局與南京博物院聯合舉辦的工筆花鳥大師陳之佛畫展,深受澳門市民喜愛,前往欣賞的人士絡繹不絕。

  一母同胞,文脈相連。吳元新告訴記者,年年有餘、馬上封侯、狀元及第這樣傳統吉祥紋樣的藍印花布文創産品,一直深受澳門同胞的喜愛,“因為這些連結起所有中國人對幸福生活的嚮往”。

  “我多次來澳門,與這裡的各界朋友有著多年的交流,建立了難忘的友誼。大家同寫中國字、同説中國話,對漢字的情感和對書法藝術的喜愛是一致的。”江蘇省書法家協會主席、著名書法家孫曉雲説。

  在澳門面臨産業轉型的背景下,澳門與內地的交流合作有著重要意義。

  “在文化資源産業化方面,澳門需要向內地學習。”澳門城市大學學者肖代柏告訴新華日報記者,大約從2004年開始,澳門也開始發展文化創意産業,包括數碼媒體、藝術品收藏、文化展演、設計藝術等方向,但和內地相比,澳門發展文創産業有一定的不足:一是傳統文化資源稟賦較弱,二是澳門本地人口少,內需不足。因此,在産業交流、共同發展方面,蘇澳之間有非常廣闊的合作前景。

  除了産業交流,民間自發的溝通往來同樣重要。新華日報記者採訪發現,和老一輩人相比,澳門年輕人受西方文化影響更深,對內地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的了解較少,也不夠主動。“這次在精品圖書展上看到曹文軒的兒童小説,覺得非常親切,但對於像我女兒這樣一開始就是在澳門接受教育的小朋友來説,他們多數都沒有聽説過曹文軒或黃蓓佳。”肖代柏説。

  “澳門是一個小島,但是澳門人的視野不能局限在小島上。”曾在南京林業大學就讀的澳門市民林先生認為,學校教育對促進內地和澳門交流、增進同胞友誼必不可少,一開始的“文化導入”非常重要,課堂上學到的東西會影響一輩子。

  嘉年華開幕式上,江蘇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楊岳深情地説,期盼澳門各界朋友和廣大市民多到江蘇走一走、看一看。對此,肖代柏十分認同:你不“走出來”,我不“走進去”,又怎能實現交流呢?他同時呼籲,在互聯網深度融入生活的大背景下,充分運用大眾傳媒,如影視作品、社交媒介、短視頻等進行交流,也許是一種更能影響年輕人、增進同胞情誼的交流方式。 (新華日報 記者 馮圓芳)

責編: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