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蘇美麗水鄉過上春天般好日子
新華日報  2020-03-31 10:14:54

  原標題:産業旺了 錢包鼓了 環境美了 美麗水鄉,過上春天般好日子

(頭條)江蘇美麗水鄉過上春天般好日子

江寧錢家渡村春景如畫。 新華日報記者 趙亞玲 攝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為充分展示江蘇高水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歷程、成就和經驗,充分展示江蘇大地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和成就,營造共享偉大榮光、共鑄復興偉業、全面開啟現代化新征程的濃厚氛圍,新華日報3月31日起開設“聚力強富美高 決勝全面小康”專欄,首批推出“百村調研行”系列報道,報道江蘇省鞏固提升“兩不愁三保障”,實施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積極成果,敬請關注。

  3月27日,江蘇省“聚力強富美高 決勝全面小康”主題採訪活動啟動儀式在南京市江寧區舉行。“百村調研行”第一站來到湖熟街道錢家渡村。錢家渡村是江蘇省首批特色田園鄉村之一,這裡河網縱橫,塘田交錯,呈現一幅江南水鄉的美麗畫卷。從偏僻閉塞的小村莊,到有顏值有內涵的“小康村”,錢家渡用特色産業旺了一片田野,富了一方村民,反過來帶動更多人回村創業,在“家門口”奔小康。

  産業旺村,薄弱村摘了帽

  “每天眼一睜,就愁社區怎麼開門,只能到處‘化緣’。”想起以前的“緊巴”日子,湖熟街道和平社區黨委書記丁桂平十分感慨。社區2016年列入“市級經濟薄弱村”,集體收入不到17萬元,社區幹部每年工資需要80萬元,保潔、辦公等支出200萬元,每年社會民生事業投入還要200萬元,缺口巨大。

  要想富口袋,先得換“腦袋”。丁桂平召集社區幹部、黨員召開脫貧頭腦風暴大會,不再等靠要、不再單純依靠輸血。“要資金”變為“要資本”,有了資産、項目,就有了長久的産業。江寧開發區幫扶2000萬元資金,社區一分沒動,與江寧交通建設集團合資成立南京源山農副産品銷售有限公司,社區佔股48%,不參與實際經營,每年固定拿10%分紅。社區將各級補助資金、集體資産拆遷款近1000萬元,交給建設單位進行資産置換,通過招商、租賃或委託經營等方式獲取長期收益。

  2017年,江寧區啟動中部美麗鄉村建設,錢家渡村恰好位於核心位置。社區緊抓機遇,完成基礎設施、産業發展、黨建引領、文化建設等30余個項目。現代農業借勢而起,潤和水産等一批合作社、家庭農場紅紅火火開起來,金陵起居文化館、濱水民宿、老湖熟鴨館、鄉興園等13個項目建成開放。

  資産資源一盤活,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薄弱村很快摘了帽。2019年,和平社區穩定性年收入達450萬元。82戶低收入農戶,通過政策兜底、就業幫扶全部實現脫貧。

  “家門口”就業,生活有奔頭

  “兒子成家了,娶的還是外地媳婦。”2019年,身體殘疾的村民王純強了卻一樁心頭大事。老伴走得早,兒子此前在外地打工,眼看快30歲也沒談對象。如今,兒子在村裏合作社上班,自己在村裏當保潔員,父子倆一年收入超過10萬元。

  “合作社25個人都是本村的,每人每年都能有4萬多元收入。”潤和水産合作社負責人黃連寶説,村裏産業發展起來了,更多像王純強父子這樣的村民在當地找到工作,生活更有奔頭。

  “回鄉創業”,回村探親時,在外生活20餘年的陳葉琴感嘆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果斷做出這樣的決定。錢家渡停車場旁,一棟白色兩層小樓被滿眼的綠色環繞,古樸的招牌上寫著“和平飯店”4個字。陳葉琴的和平飯店是錢家渡第一家村民參與經營的農家樂,也是遊客們最喜歡光顧的“網紅飯店”。每逢節假日,食客滿座,女兒女婿齊上陣幫忙。陳葉琴總是笑意盈盈,這忙碌時光,是她多年期待的幸福時刻。“在家門口當老闆,一家人一起奮鬥,有什麼日子比這更幸福呢?”陳葉琴感慨地説,一家人曾長期為生計去不同城市打工,回鄉創業,化解了陳葉琴20多年濃濃的鄉愁。

  “32台(套)農機設備、1架噴藥無人機、2條育秧流水線、6套完整烘乾設備……從種到收,現代化農機開足馬力足夠應付2000畝地。”談起機械化種植,村民楊長根底氣十足。8年前,楊長根流轉和平社區400畝田地,用來種植水稻和小麥,一年收入不過七八萬元。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提家庭農場概念,楊長根突然領悟,農民不再是一種身份,更是一種職業。同年9月,“楊長根家庭農場”註冊成功,理念變了,效益就來了。楊長根將分散的土地整合起來,實現規模化經營,當年收入就翻番。

  新風撲面,景美人更“美”

  “水是我們錢家渡最大的特色,快登船來看看。”在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志願者、錢家渡特色田園村黨支部書記朱偉的邀請下,新華日報記者登上烏篷船,只見河水碧波盪漾,岸邊青磚白瓦,風景美如畫。

  “別看我們村現在水清岸綠,從前可不是這個樣子。”朱偉説,錢家渡河湖交錯縱橫,水域面積佔60%以上。長期以來,農村生活污水直排造成水質惡化,水環境污染成了大難題。幾年前,南京開啟水美鄉村建設,錢家渡下決心治理水環境,通過河道清淤、岸坡整治、鋪設污水管網、自建小型污水處理設施,村裏生活污水實現集中收集處理,如今河道水質從五類穩步提升至三類,再現“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美景。

  錢家渡“借水行舟”做出一篇濃墨重彩“水文章”。一條3.8公里的水路,打造成烏篷船遊覽水上環線;錢家渡週邊,尚橋生態園、江南水利文化園、現代農業展示館、菊花園串珠成鏈,14公里水上游覽大環線正在形成。

  “錢家渡不僅環境美,人更美”,這是很多去過錢家渡遊客的感受。村裏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環保公約。“搞好房前屋後綠化”“講究衛生”“不亂放柴堆雜物”“家庭和睦、團結鄰裡”……這一條條公約都是從村民手裏徵集的。村裏建起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村民成立志願者隊伍,每天巡查村容村貌,後來逐漸擴充細分為文體志願者、道德講堂宣講志願者、長效管理志願者等隊伍,目前共有志願者200多名。(新華日報 記者 李 凱 許雯斐)

責編: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