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將工業“迎回”主城
新華日報  2020-04-27 10:05:38

  原標題:五大城區年內各完成上百億工業産值 南京:將工業“迎回”主城

(頭條 移動版)南京:將工業“迎回”主城

  10年來第一次,南京首次將工業列進各城區考核。

  從“十二五”以來就告別南京主城區的工業,將以新的模樣重新“進城”。

  在南京最新公佈的“四新行動”方案中,一個名詞沒被外界注意,卻在南京各區引發高度關注和熱烈討論。南京提出,2020年,南京新型都市工業産業規模要達到600億元。

  南京計劃,用三年左右時間,在主城區建設建築面積不少於5萬平方米、入駐都市工業企業不少於50家、工業産值超20億元的都市工業示範園區(街區)5個;打造建築面積不少於1萬平米、入駐企業不少於20家、工業産值規模超5億元的都市工業樓宇15個;每年培育凈增新型都市工業規上企業50家以上,擇優評選新型都市工業示範企業10家。

  南京主城實施“退二進三”二三十年來,今年首次對玄武、秦淮、建鄴、鼓樓和雨花臺五個區各下達上百億元的新型都市工業産業指標。

  讓工業重回主城,讓産業加速迭代,引製造“上樓”,南京要用更高科技含量、更高附加值、更低能耗的新産業,增強城市經濟活力和創新能力,在疫情防控和經濟下行的雙重壓力下提升核心競爭力。

  工業“進城”,背後是技術革命對工業價值的重塑,是全球工業製造的回歸浪潮,作為曾經工業重鎮的南京“一醒來”就立即行動。

  模糊的邊界,硬核的價值

  一個問號,急需被拉直——什麼是新型都市工業?

  “根據都市經濟特色,重點發展積體電路設計製造、生物醫藥研發、精密儀器儀錶及檢驗檢測、系統集成與裝配、個性産品定制等服務型製造。”南京《新産業行動計劃》對新型都市工業的解讀,暗合了城市發展的主基調。近年來,南京主要領導幾乎逢會必談製造業,將新型都市工業定義為服務型製造,是集結全市優質資源賦能製造業的創新實踐。

  南京新街口,同仁西街7號,南京達斯琪“創新成就視覺之美”的SLOGAN映入眼簾,帶著鮮明的城市特質。從2017年天使輪1000萬元融資,到去年7月Pre-A輪數千萬元融資,這家專注于3D全息模組技術的“黑馬”,正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瘋狂擴張。“他們是玄武硅巷最有希望成長為獨角獸的公司。”珠江路科技一條街管委會主任孫兵,對達斯琪寄予厚望。2019年,這家由4位東南大學畢業生創建的企業,銷售額突破5000萬,市場估值超過3.5億元。

  “90後”創始人週全關心的是如何儘快將全息技術與5G網絡儘快融合,“我們的技術只比英國的主要競爭對手Videobike領先半年,必須往前趕。”為了創新,達斯琪每年的研發投入佔比都在10%以上。

  週全不願意將公司遷往郊區,主城區才有他的朋友圈,有他需要的資源以及客戶。來自全國的部件就在同仁西街組裝試驗,客戶現場拍板交易。

  都市工業概念提出已超過20年,但從來都沒有一條明確的産業邊界,不同的城市對它有不同的理解。比如:上海把電子信息産品研究、開發和組裝,軟體開發和製造列入都市型工業,寧波則把食品、傢具等加工製造業視為都市工業。但殊途同歸,與傳統工業相比,都市型工業明顯處於價值鏈高端,在“黃金地段”産出“黃金效益”。

  邊界模糊,是現代産業的重要特徵。在技術革命的迅猛浪潮之下,跨界融合催生出的黑科技一次次刷新世人認知,用主城的科技服務推動工業升級轉型,進而兌現創新的硬核價值,這正是南京發展新型都市工業的出發點。

  鼓樓區中央北路80號,南京汽輪電機(集團)有限公司仿佛置身一處大型花園,這家全國為數不多擁有研發、製造、檢測等燃氣輪機全流程技術的規上工業企業,已經有60多年曆史。過往一波波“退二進三”行動一次次要將這家企業遷往郊區。工會主席楊德順説,企業把污染較為嚴重的毛坯零件加工從生産環節中剔除出去,只保留大型機械生産裝配、試驗檢測、科技研發等附加值較高、較為環保的生産環節,一舉改變了工業企業的舊有面貌。目前,南汽輪以42.5萬平方米的土地,每年貢獻了超過二十億元的産值。

  這家企業的員工有相當一部分就住在廠區附近,在南京燃氣輪機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王為偉看來,企業在城區是重大利好。平常和南京的科研院所、高校聯繫緊密,在主城區交流方便。其次,也利於和産業鏈上下游企業溝通。零部件生産企業的工廠雖然遷往郊區,但是管理部門不少都還在主城,能近水樓臺商洽業務。外來客戶前來企業考察對南京這座城市也容易形成直觀的感受。總之企業在城區,感覺和城市融為一體。

  個性定制,掘金品位經濟

  建鄴區公佈新型都市工業計劃中,蘇美達品牌服裝柔性智慧製造工廠項目分外搶眼。工廠將基於服裝個性化的需求及理念,建設信息交互平臺,將個性化定制和智慧工廠進行融合,加上智慧裝備的使用,讓服裝生産更“聰明”。

  一組數據值得關注,2017至2019年,3家成品傢具上市公司的營收增速分別為9%、8%、25%,而同期3家定制傢具企業營收增速分別為27%、26%、32%。隨著互聯網和智慧製造技術的發展成熟,柔性大規模個性化生産線將逐步普及,按需生産、個性化定制將成為常態。

  定制經濟,已經洶湧襲來,尤其是在服裝、家居、家電等領域,南京正抓緊搶灘。在臨近南京長江路的碑亭巷的一家西服定制店,負責人秦小姐介紹,定制店在南京開了5年多,生意有增無減,而就是這幾年,各種服飾定制店在南京如雨後春筍冒出來。她説,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包括中年人青睞定制,定制的衣服更合身,選擇性更多,這家定制店在上海聘用了十幾位熟練師傅,所有服裝全程手工製作,布料和做工均保證品質。一件定制西裝價位在3000元—8000元之間,比上萬元的世界名牌便宜很多,更容易被顧客接受。

  個性定制,離不開創意設計。而碑亭巷,即將成為南京設計産業的核心區域。玄武區正重點打造東大·南京設計名城,結合東南大學高水準設計學科資源與玄武區設計類産業優勢,以現代高端智慧設計産業體系為導向,在近4.5平方公里的範圍內集聚優質設計産業資源。2020年初,“南京老煙廠更新”國際設計競賽落幕,來自全球的93組作品參賽,玄武將根據獲獎設計方案,將南京老煙廠改造成高端設計産業的集聚地。

  風口之上,老城長出“新芽”

  經過近20年的“大象轉身”,“退二進三”讓城區工業幾乎清零,五個城區服務業佔比全部超過90%,最高的玄武接近99%。面對超過百億的新型都市工業考核指標,如何“無中生有”?

  軟體産業“一家獨大”的雨花臺區,已經提前佈局新型都市工業。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該區首次提出“軟硬結合做強産業”。雨花臺區的優勢,在於産業發展空間。在奧南之南,多年來“不溫不火”的雨花經開區,去年“重提製造業”,明確重點發展軟體業、先進製造業等産業。

  “新型都市工業為園區重新站上風口,指明瞭方向。”雨花臺區相關負責人分析,雨花經開區坐擁交通、載體等諸多優勢,更為“核心”的競爭力在於,作為唯一與主城區連成一片的省級開發區,利於承接産業溢出,更具土地空間優勢。新落戶企業南京華瑞德物流裝備有限公司亟需建立研發、生産製造、展示和培訓等基地。在開發區幫助下,公司不用到遠郊,輕鬆租到1.5萬平方米廠房。外借“天時”,內憑“地利”,新型都市工業有望成為雨花臺區新的增長極。雨花臺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出臺“四新”行動計劃,主動加壓,有望超額完成任務指標。

  雨花臺區尚有土地資源,空間瓶頸更加突出的中心城區怎麼辦?“我們將充分發掘全區的樓宇、園區載體資源,摸清家底,騰籠換鳥,清理出一批低端業態,通過招商引資,吸引一批都市工業項目落戶。”秦淮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對照120億元的都市工業目標,他們要盤活存量,做大都市工業企業規模。與此同時,在今年招商突破年中,將重點招引一批都市工業項目。

  《新産業行動計劃》明確提到,南京將優化發展規劃,重點支持在江南繞城公路以內的高新園區、開放街區、商業樓宇、工業廠房以及城市“硅巷”,建設新型都市工業載體,發展都市工業,適時出臺扶持政策。

  新型都市工業,為主城産業“空心化”下了一劑猛藥。和雨花臺區自加壓力一樣,玄武區同樣將120億的指標提高至135億,相關負責人信心十足,“玄武有這個實力完成指標,我們更看重的,是新型都市工業對主城産業轉型帶來的催化作用。”(新華日報 記者 盛文虎 李凱)

  

責編:宋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