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蘇:揚司法利劍 護長江魚蝦
新華日報  2020-07-17 09:44:02

  原標題:全鏈條打擊偷捕 全要素保護生態 揚司法利劍 護長江魚蝦

  “靖江非法捕撈長江鰻魚苗案件直播庭審,全國40余家媒體報道,超過1700萬人在線旁聽,‘兩法銜接’為長江禁捕提供了強大的執法保障”,中國海監江蘇總隊漁政執法處處長陳建榮,作為該案執法人員,對南京環資法庭靖江鰻魚苗案的判決記憶猶新,“影響很大,這一仗打得很漂亮!”

  作為江蘇司法改革的“試驗田”,南京環境資源法庭成立至今剛剛一年,備受社會關注。“長江十年禁捕,江蘇要堅決打贏禁捕退捕這場硬仗,推動長江大保護和生態修復走在全國前列,環資法庭責無旁貸!”南京環境資源法庭負責人陳迎表示。

  從源頭上斬斷非法利益鏈

  兩大長江流域偷捕案的審判,讓南京環境資源法庭“一戰成名”。

  2019年10月18日,涉案59人的特大非法捕撈長江鰻魚苗公益訴訟案在靖江開庭審理。短短幾個月,丁某等34人在長江使用“絕戶網”,非法捕撈鰻魚苗數量達5000多尾,王某等13人收購、出售鰻魚苗累計11萬多尾。“該案由泰州漁政監督支隊靖江大隊抓獲偷捕嫌疑人,‘兩法銜接’案件移交公安,公安順藤摸瓜,對收購、運輸、銷售産業鏈全鏈打擊,漁業部門聯合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對漁業資源、生態環境的損害進行鑒定評估,為刑事附帶民事賠償作出科學依據”,陳建榮介紹説。

  “本案被告非法捕撈對鰻魚的天然補充形成了阻斷,對鰻魚資源形成了毀滅性打擊。”庭審時,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彥鋒出庭作證。

  該案是江蘇環境資源審判“9+1”機制正式運行後,南京環境資源法庭受理並開庭審理的第一起案件,也是自2016年1月國家調整長江流域禁漁期以來,全國首例判決從捕撈、收購到販賣“全鏈條”承擔生態破壞賠償責任的案件。最終,南京環境資源法庭判決王某等13名非法收購者賠償長江生態資源損失850萬餘元,丁某等承擔相應賠償責任或與直接收購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長江公安鎮江分局的支隊長趙朝陽表示,判決從源頭上斬斷了非法利益鏈。

  刑事之外又判高額民事賠償

  “鰻魚苗是稀缺資源,如果沒有人收購,就沒有人偷捕,收購者實質上就是策劃者。所以在審判中,判決收購者承擔主要責任。”陳迎認為,鰻魚苗案的判決,是對長江偷捕全鏈條的打擊。而損害賠償計算,既考慮到偷捕造成的長江鰻魚苗損失,還加上了其他漁業資源生態的損失。

  長江鰻魚苗案在入選江蘇法院2019年度十大典型案例後,又成功入選2019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民事行政及國家賠償案件,為江蘇法院唯一入選案件,也是全國法院環境資源審判領域唯一入選案件,不久前又被最高人民法院評選為2019年度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典型案例。

  “偷捕者使用大型電捕工具,損害的不僅是捕撈上來的魚蝦,還有更多遭受電擊之後死亡以及喪失繁殖能力的水生生物”,另一例長江流域偷捕案——高郵湖電捕魚案的審判人員介紹説,涉案電捕魚網60多米長、兩米寬,網下面用金屬沉底,影響從河床到湖面,對河床水生生物造成毀滅性的打擊。而且,偷捕區域本身就是國家級種質資源保護區,也是魚蝦的産卵地。此案判決生態損失157萬餘元,是偷捕魚蝦損失的8倍。

  在刑事追責之外又提起高額的民事公益訴訟,法院對捕撈者、收購者進行“全鏈條”打擊,江蘇司法利劍對長江的保護,力度空前。

  “9+1”解決審判行政障礙

  長江江蘇段流經南京、揚州等8個設區市,岸線超過1000公里,還有多市與匯入長江的支流密不可分。這次納入禁捕的湖泊有15個、重要支流3條,需要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而法院司法管轄權限受行政區劃限制,在環境資源審判中,跨行政區劃污染難以全面追究污染者的環境侵權責任。如何解決這個難題?

  2019年7月1日,江蘇正式啟動環境資源審判“9+1”機制,在全國法院率先以生態功能區為單位,設立與行政區劃分離的環境資源審判機構。南京環境資源法庭于2019年6月28日掛牌辦公,集中管轄江蘇全省9個生態功能區法庭上訴案件和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一審環境資源案件。

  “9個生態功能區法庭中,涉及長江流域的有6個法庭”,陳迎告訴記者,“9+1”的“9”是指按生態功能區劃分設立的9家環境資源法庭,跨設區市集中管轄全省基層法院一審環境資源案件;“1”則是指南京環境資源法庭,集中管轄江蘇全省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一審環境資源案件,以及9個生態功能區環境資源法庭審結的上訴案件。

  相對於普通審判機制,“9+1”機制是一種高度集中化、專業化的審判機制,有利於提升環境資源審判水準。“9+1”機制運行一年來成效顯著,創新探索了一系列長江偷捕案件審判規則: “全鏈條打擊”,如長江鰻魚苗案不僅注重打擊非法捕撈行為,也注重依法打擊運輸、出售、收購等環節以及網絡販售平臺;“全要素保護”,不僅注重對水生生物資源的直接保護,而且注重對水生生物的棲息地、産卵地等整體生存環境的全面保護。截至今年5月底,該審判體系共受理環境資源案件1482件,審結1254件。

  “嚴懲長江偷捕,建設修復基地”,日前正式啟動運行的南京環境資源審判長江新濟洲修復基地,地處長江新濟洲國家濕地公園,擁有國家銅魚保護區、省級江豚保護區核心區,有水杉、銀杏等國家Ⅰ級保護植物在內的358種植物,以及中華鱘在內的近百種國家級、省級重點保護動物。南京環境資源法庭負責人告訴新華日報記者,基地將成為恢復性司法實踐平臺、環境資源審判服務平臺。

  十年禁捕,對長江非法捕撈“零容忍”,江蘇司法亮劍,展示了打贏長江禁捕退捕攻堅戰的堅強決心。(新華日報 記者 丁蔚文)

責編:路晶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