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啟動職業教育品質提升行動計劃 職教20條,助推高職版“雙一流”
2020年起,“雙高計劃”即“中國特色高水準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進入人們視野,被稱為高職版“雙一流”。8月,江蘇省出臺《江蘇省職業教育品質提升行動計劃(2020-2022年)》,明確20條重點任務,被看作是江蘇版“職教20條”。8月29日,在南京召開的專項培訓會上,來自全省的高職院校一致認為,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成為當務之急。
産教融合,構建人才培養新路徑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光華校區是省級大學科技園,該校引進省內龍頭企業——華潤蘇果超市,共同打造3萬平方米的蘇果超市旗艦店。在這裡,每天都有物流管理、連鎖經營管理兩個專業近100名學生頂崗實訓。院長薛茂雲告訴新華日報記者,這樣的實訓是常態化,已寫入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學校的江寧校區還新建實訓大樓,引進蘇寧易購、京東等大型企業共同打造商貿數字人才培養基地。”
行動計劃對充分發揮企業在人才培養中的主體作用提出多項要求,包括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制、豐富校企協同育人載體、提高專業建設與産業發展適配度等。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昆山班”2020屆畢業生許逸欣,目前在昆山市淀山湖鎮農業服務中心辦公室工作。“在學校學習的現代農業技術專業定制課程,讓我受益匪淺。”她説。2020年,該校已有50名定向委培畢業生在所屬村鎮、農業企業的生産、經營、管理等崗位發揮骨幹作用。同時,180名新生即將加入“委培班”陣營。
“我們與行業領先企業深度合作,打造校企命運共同體,形成經濟發達地區農業職業院校特色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升畢業生競爭力。”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周軍説。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桂海進説,學校基於新商科人才培養規律和合作企業經營特點,校企共同設計“漸進式”教學組織模式。學生入學後的前3個學期以學校教育為主,合作企業每學期通過植入部分企業課程參與人才培養;後3個學期以企業培養和師傅帶教為主,學校通過完成部分實訓課程參與人才培養,現已成功培養深受企業歡迎的現代學徒2800余名。
專業建設,凝練特色調整步伐
“雙高計劃”提出高水準專業群建設,就是要引導學校將改革重點聚焦在專業群建設上。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瞄準揚州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服務業三大産業,加快專業調整步伐。“我們近3年淘汰12個專業,新增14個專業。”副院長傅偉説,學校建立與綠色化工、智慧建造、智慧製造、人工智能、現代服務等産業集群相吻合的12個專業群,“兩縱三橫”的專業佈局特色更加鮮明。去年,學院成立全國首家電商直播産業學院,致力於培養“懂技術、精運營、會策劃、能直播”的專業人才。“我們組織制定省內唯一‘電商直播’專項職業能力認證標準,並通過省人社廳認證和備案,省內第一批認證證書已于8月中旬發出。”傅偉説。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圍繞製造強國、工業互聯網國家戰略,依託長三角地區工業互聯網産業優勢,按照工業互聯網的“物理系統+網絡+平臺+安全+應用”體系架構,組建工業互聯網專業集群,包含6個專業群。副院長眭碧霞説,學院計劃到2022年建成國家工業互聯網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級素質教育基地、江蘇省大學科技園。
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建有“城市軌道交通類專業群”,目前已開設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機電技術、通信信號技術、車輛技術和軌道工程5個城市軌道專業。副院長吳麗華説,學校與中遠海運集團、南通軌道集團等企業共建産業學院等校企命運共同體,打造校企雙主體育人機制試驗區。“我們已與南通軌道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聯合投資1.3億元成立城軌産業學院,並加快推進全國航海職教集團建設,構築‘航海職教航母’,全面提升産教融合水準。”
補齊短板,進入職教改革“快車道”
加快發展本科職業教育試點,推動“職教高考”成為高職院校招生主渠道,積極開展1+X證書試點項目等,都是行動計劃中的重點任務。不少學校表示,將以行動計劃為“推進器”,更好更快地推進江蘇省職業教育高品質發展。
桂海進説,學校以入選1+X首批試點院校為契機,積極推廣書證融通式教學,探索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學校已有21個項目成功入選教育部1+X證書制度試點,參與1+X證書制度試點的二級學院覆蓋率超過85%,1000余名學生完成考證。”
服務社會能力,普遍被視為職業院校功能定位中的一大短板。行動計劃提出,職業院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能力顯著提升。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王志鳳説,學校通過技術研發和社會培訓服務園區內企業上繳利稅總額2億元。年均服務中小微企業,助力企業轉型升級數5000家,年均面向社會開展繼續教育和社會培訓3萬人。
眭碧霞表示,作為入選“雙高計劃”的院校,在發展中不可避免面臨一些難題,比如校企合作缺少有效政策引導,企業熱情不高,教師隊伍“三教改革”能力亟待提升等。“希望通過行動計劃的實施,江蘇省教育廳、人社廳、工信廳在人才引進項目評審、經費統籌上給予支持和傾斜,在深化校企融合方面出臺企業利好政策,激發企業對校企合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推動問題解決,促進學校發展。”(新華日報 記者 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