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蘇種子”在華北大地創造生態修復奇跡
新華日報  2020-09-16 16:02:00

  原標題:“江蘇種子”在華北大地創造生態修復奇跡 8年耕耘 10萬畝鹽湖變綠洲

  經過江蘇團隊的8年耕耘,一顆“江蘇種子”讓乾涸鹽湖變成10萬畝綠洲。9月10日,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舉行的“安固裏淖乾涸鹽湖資源綜合利用技術集成示範暨合作開發生態治理成果專家評價會”上,由中國工程院尹偉倫、鄭綿平兩位院士領銜的專家組對此項目給予充分肯定。評價報告指出,該項目對安固裏淖乾涸鹽湖的植被恢復與重建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獲得顯著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示範和引領作用。

  安固裏淖曾是華北地區第一大高原內陸湖,歷史上有“壩上明珠”之稱。由於多種原因,安固裏淖在2004年徹底乾涸,鹽鹼湖盆pH值超過10,鹽分是海水濃度的兩到三倍。乾涸的鹽湖周邊草場退化,荒漠化加劇,並以每年20%的速度向四週蔓延。安固裏淖與北京的直線距離只有143公里,但海拔比北京高1250米,是北京出現鹽鹼塵暴的源頭之一,被稱為“懸在北京頭上的一盆沙”。

  在國家有關部門牽線協調下,2013年,鹽城綠苑鹽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跨越千里來到安固裏淖實施生態治理,得到有關部門支持以及多位院士領銜指導。如今,這顆鹽湖治理的“江蘇種子”已在安固裏淖生根發芽,實現對10萬畝乾涸鹽湖的“綠色覆蓋”,湖盆pH值降到9以下,創造了生態奇跡。今年9月,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出具的評估報告顯示,安固裏淖的植被有65種,草原等級達到中質中産,有約一半區域的物種多樣性較豐富。生態改善,也為當地發展食品加工和旅遊産業創造了條件。2015年,當地種植的鹼蓬、海蓬子被列入國家新資源食品特色蔬菜名錄。

  評價報告還指出,項目兼顧了生態恢復與産業開發,在乾涸鹽湖植被恢復與生態治理方面居國內領先水準,在乾涸鹽湖耐鹽植物的植物鹽、青汁粉等産品開發上具有國際領先水準。目前,我國有鹽湖1500多個,其中1平方公里以上的鹽湖831個,鹽鹼地面積有約15億畝。專家們一致認為,乾涸鹽湖治理的“江蘇模式”,具有推廣意義。(新華日報 作者 劉宏奇 王岩 張耀文)

責編:路晶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