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多當“甩手掌櫃”

2016-09-13 15:58:01|來源:中國江西網|編輯:張曬雄 |責編:王宇環

  每年9月開學季,都能看到一群肩扛大件行李、手拖大號行李箱的人。他們來自全國各地,有著不同的面孔,但這一刻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大學新生。隨著江西高校的相繼開學,龐大的送學家長團、校內老生迎新團、教師的服務團穿梭于校園內,大學新生入學報到成為高校一道別樣的風景。

  送學家長成“主角”

  或許對於學子來説,上大學是一件新鮮事,但對於更多的家長來説,擔憂大過喜悅。在江西財經大學、江西農業大學的新生報到現場,幾乎所有學生都有家長陪同,祖孫三代同來報到的情況更不罕見。在報名繳費、入住寢室過程中,不少家長更是全程包辦,放置行李、給孩子添置生活用品、打掃寢室,忙前忙後,反倒成了新生報到的“主角”,而很多學生則淪為“配角”。

  “坐了好久的火車,昨晚9點上的車,今天5點半到南昌,7點多才到學校。”周曉(化名)是江西財經大學大一新生,他的媽媽一邊幫孩子鋪床一邊介紹説,他們來自安徽,為了送孩子來上學,她聽了一晚上的火車聲。“一直在想孩子以後要一個人生活了,在想他會碰到什麼事,最擔心的還是怕孩子在外面住得不習慣,被人欺負,不放心,一晚上都沒怎麼睡。”她一臉疲憊地訴説著自己的擔憂,“我對他也沒有什麼大要求,只要他能好好學習,不被人欺負就可以了。”

  來自深圳的新生雪兒(化名),即將進入江西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父母利用週末過來送她上大學:“怎麼來到學校都不加下老鄉群?以後碰到有什麼事情,也好有些認識的人。被子、衣服過幾天天氣冷了一定要記得買,不要著涼了。要記得看天氣,沒事的時候多給你爸和我打電話……”言辭之間溢出的是滿滿的溫情。

  “老臘肉”別樣迎新

  在各大高校,穿梭在人群中的還有穿著同一色的迎新志願者,他們是早一年入校的老生,他們自詡“老臘肉”。對於新生,“老臘肉”們大多調侃他們為“小鮮肉”。

   “我們的工作是負責核對信息、給學弟學妹們發放鑰匙和校園卡,然後會有對接的迎新工作人員帶他們去走流程,直到他們辦好所有的手續,包括購置宿舍用品。”江西農業大學人文與公共管理學院迎新志願者祝輝航説。

  在迎新工作中“老臘肉”們也感慨頗多,在調侃“小鮮肉們真好看”“時光飛逝,我們老了”之後,更多是看到父母親對孩子的照顧而産生的觸動。“和父母一起來報到的比較多,”祝輝航説,“因為天氣不好,道路又不熟,帶的東西也非常多,感覺很辛苦,但不論怎麼樣,父母親想得最多的還是孩子。”

  江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老臘肉”為了迎接“小鮮肉”準備了多項特色活動,其中一項是指紋樹——以黑色的條紋為樹榦,每個新生在自己手上涂上顏色,然後用力在樹榦印上自己的指紋,那將是一生都無法褪去的印記。

  “我們還為與家長同行的新生提供拍攝全家福服務,家長第一次來學校,留一張照片,也是個念想。”江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迎新工作者介紹。據了解,工商學院還特地準備了一塊板面,用來張貼新生們的全家福。

  “過個不一樣的教師節”

  今年的迎新正好碰上教師節,江西財經大學藝術學院的班主任黃老師説:“過一個不一樣的教師節,我覺得有特別的意義。”

  “全校師生都很重視新生入學,大家都在忙,今年教師節的氛圍挺淡的,可我覺得很有意義啊,遇上新生入學不是挺有朝氣的嗎!”作為新生班主任,黃老師自然也參與了迎新工作。“還是家長送來的多,非常多,”她説,“家長們也不要太操勞了,其實學校會把相關工作都做好。當然了,我不是説送孩子來就完全不好,但是我覺得已經上大學了,就應該適當讓孩子多擔當了。”作為一名老師,也作為一名學生家長,黃老師希望學生們能理解父母的不易。

  建議:家長多陪伴少包辦

  孩子上大學確實是一件大事,見證孩子進入大學校門幾乎是每一個家長的心願。不過,現在入學的已經是“95後”了,他們作為互聯網時代的大學生,很容易就能獲得關於入讀大學的信息、報到的注意事項,甚至能提前在新生群裏獲得學長的直接指點;同時,大學的報到模式也在創新,簡化手續、自助報到、自選宿舍等措施都極大地方便了新生。

  華東交通大學老師舒曼建議,家長要尊重孩子的個人意願,孩子上大學可以多陪伴少包辦,不要事事由家長操辦,可以適噹噹“甩手掌櫃”;家長與孩子一起去報到,起到帶路、“導遊”作用的應該是孩子,家長應該把這方面的權利無條件地讓出來,充分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以便讓孩子更快跟社會接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