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新加坡若指望美攪亂南海 最終或引火燒身

2016-04-29 09:58:06|來源:環球網|編輯:王濤

  新加坡也應支持中國南海立場

  陳九霖

  隨著蘇丹28日表態支持中國南海問題立場,本月13日至今已有包括俄羅斯、印度、文萊、柬埔寨、老撾等在內的13國表示支持中國應由當事國通過談判和協議解決南海相關爭議的主張。筆者曾在新加坡長期工作,因此對新加坡在南海問題上的態度頗為關注。

  雖然新加坡不是南海主權問題聲索國,但卻對南海問題表現出極度的熱情,在多種場合發出過有關南海問題的聲音。早在2012年訪華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就警告東盟不要在南海爭端中“選邊”,而應採取中立、有遠見的立場。但事實上,新加坡多年來一直與美國保持密切軍事交往,容許美軍部署軍事設施。新加坡認為只有依靠美國才能在周邊國家的夾縫中生存發展,因此客觀上倒向了美國。

  但筆者認為,新加坡不應只把眼光局限于在中美之間“選邊”,而應從實際和大勢出發展現更有遠見的立場。首先,南海問題主要涉及域內國家和地區,在美國“重返亞太”之前的相當長時期內,南海局勢總體保持穩定,而近年來局勢的惡化則與域外國家的介入有關。無數歷史事實已經證明,域外國家的“幫忙”只會“越幫越忙”。新加坡應認清大勢,認可中方提出的“尊重當事國之間的直接對話協商”,因為這是處理國家間爭端的通行慣例,既符合國際法精神,也是《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中的明確規定。

  第二,南海問題不是所謂“航行自由”問題,而是一個涉及本地區公共安全和領土主權的問題。打著“航行自由”的幌子只會阻止問題的真正解決。其一,美國聲稱“航行自由問題涉及它的國家利益”並未得到大多數國家支持,甚至西方七國集團內部對於南海問題都有爭議。其二,南海海域實際是國際上海運最繁忙的區域之一。雖然南海問題起起伏伏、屢有波折,但從未影響正常航行。如果新加坡一味借助美國勢力抑制中國,進而攪渾南海,其結果可能是適得其反,新加坡不但不能漁翁得利,相反可能會火中取栗、偷雞不成反失米。

  第三,國際爭端要靠相應國際協議和規定來和平解決,中國這種一貫的主張和要求並不過分。中國在2006年就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298條規定,向聯合國秘書長遞交了不接受任何國際司法或仲裁對涉及中國領土主權裁決的書面聲明,世界上30多個國家也都做了類似聲明。

  無論是今年東盟輪值主席國老撾、南海聲索國文萊,還是域外國家印度、俄羅斯,都對南海問題做了表態。新加坡也應意識到,指望在中美博弈中獲益或誤認為美國能夠制衡中國,最後可能使它引火燒身,不但在中美利益高度一致時兩頭都不討好,甚至可能成為兩國的棄卒。畢竟,新加坡的政治、經濟和國際影響力甚至地理位置都在式微。

  既然那麼多國家都已表態支持中國,且所支持的立場公平公正、大勢所趨,那麼新加坡也應儘快明確立場和態度。新加坡沒必要再在中美之間選邊站,而應脫離眼前利益窠臼,在正義與非正義、和平與武力、海洋公約和非海洋公約之間選擇正確立場。▲(作者是北京約瑟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