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裝備也能訓練!火箭軍研製一“神器” 裝備
創新之果如何落地生根
—— 火箭軍部隊開展群眾性創新活動系列調查之三
■本報特約記者李永飛通訊員高明俊
到火箭軍某導彈旅採訪,一個消息令人欣慰:該旅一項創新成果,雖然在10年前就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但旅黨委堅持跟隨武器裝備升級換代的節奏,不斷完善改進。如今,第三代數字化創新成果已在演兵場上嶄露鋒芒。
幾屆“班子”接力,10年堅持不懈,只為創新之果落地生根。正如該旅一位領導所説:“創新成果有沒有用、有多大用,最終由戰場説了算,武器裝備不斷升級換代,創新哪能原地踏步!”
讓創新之果落地生根,何處為“地”,如何生“根”?該旅幾年前的一份調研,折射出不少基層部隊創新成果面臨的窘境——
有的與運用脫軌,創新活動追求“數量規模”,重立項、輕運用,成果看似不少,但大多束之高閣不能“落地”,成了水中月、鏡中花。
有的與戰場脫節,關起門來搞創新,錢花了、獎也拿了,結果用起來才發現根本不好使,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有的與發展脫鉤,數年磨一劍,但由於不能因勢而變,結果成果一齣爐就“落伍”,枉費人力物力……
那次調研之後,該旅專門組織了“如何讓創新成果落地生根”的大討論。析事明理、凝聚共識,近幾年的創新實踐,讓官兵們深刻認識到:創新之果落地生根,“地”就是未來戰場,“根”就是戰鬥力;創新的“根”扎得越深,戰鬥力建設的“枝葉”就越茂盛。
採訪中,記者發現,該旅開展群眾性創新活動注重以“果”引“花”。創新項目申報之初,該旅技術室就會組織專門技術力量進行實踐運用價值評估,用戰場轉化率這個“顯影劑”,照一照項目的“含戰量”。
創新過程中,針對高級工程師專業水準高、高級士官訓練經驗足的特點,探索推行“兩高聯手”創新模式,讓創新成果無縫對接戰場。創新成果出爐後,他們注重搞好成果轉化應用和普及推廣,建立跟蹤反饋機制,真正讓創新之火燃燒在戰位,讓創新之花盛開在戰場。
該旅領導介紹,他們近年來先後3次換型轉訓,武器裝備每發展一步,創新標準就提高一分。某項創新成果的“三級跳”,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當初,為實現“沒有裝備也能訓練”的目標,該旅多名技術骨幹組成攻關團隊,歷時半年研製出“某新型導彈模擬訓練裝備”,為提前形成實裝操作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成果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3年後,他們根據武器裝備發展現狀,著眼打仗需要組織技術力量進行“創新跟進”,實現從“模擬訓練裝備”向“倣真訓練系統”的跨越,成果再次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近年來,隨著武器裝備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他們對倣真訓練系統進行“全面升級”,歷時一年多成功研製出第3代數字化訓練彈,為提高部隊戰鬥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路採訪,一路硝煙,一路新風。跟著該旅官兵駐訓演練,記者見證了在實戰化枝頭結出的更多創新之果。
數十噸重的“巨無霸”導彈戰車,行進途中最怕遇到直角急彎。一級軍士長夏建陸等技術骨幹合力攻關,研製出“公路運輸車移位器”一舉解決難題,讓戰車暢行無阻。
操作訓練中,某部件獲取方位角以前靠“手工”,精確度不高。發射六營工程師曾佼龍採取圖像識別、信息反饋等技術手段,拿出一套涵蓋機械、電子、軟體等各系統的解決方案,受到專家認可。
長劍倚天,烽火在望。今天,他們在創新實踐的道路上步履匆匆;明天,創新成果必將在戰場上大展雄風。
求解創新“貢獻率”
■王通化
讓創新之果落地生根,何處為“地”,如何生“根”?火箭軍某導彈旅官兵説得好:“地”就是未來戰場,“根”就是戰鬥力!
關於這一點,習主席有更為深刻的洞察:要充分發揮創新驅動發展作用,培育戰鬥力新的增長點,提高創新對戰鬥力增長的貢獻率。
創新“貢獻率”連著成果“轉化率”。一支部隊群眾性創新活動效果好不好,首先要看他們的創新成果轉化率高不高。只有打通成果轉化這“最後一公里”,創新活動才不會開“虛花”、結“歪果”。
放眼現實,創新“貢獻率”仍然是橫亙在我們面前的一道亟待求解的方程式。一些單位往往在立項之初熱情高漲,攻關全程也能一路扶持,但往往在成果出籠之後鮮有下文。成果究竟對戰鬥力提高有沒有用?具不具備推廣價值?諸如此類的問號,遠非基層官兵自身所能解答,實則是各級黨委、領導之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各級黨委、領導對於群眾性創新活動,既要經常問“耕耘”,更要經常問“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