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滾動>>正文

隨軍記者講述俄航母赴敘之路:準備對挑釁艦機開火

2016-12-13 13:28:38|來源:參考消息網|編輯:張倩楠

  參考消息網12月13日報道 俄媒稱,紅星電視臺繼續報道“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敘利亞反恐之行。這一次,記者深入航母中心,到達了通常無法進入的禁區,向您展示關於航母及其乘員生活的各種趣事。

  俄羅斯紅星電視臺網站12月11日發表題為《在北約瞄準鏡中航行的:“庫茲涅佐夫”號讓整個歐洲驚慌失措》的報道稱,《軍事驗收》節目的攝像師維亞切斯拉伕·季托夫和記者鮑裏斯·濟明跟艦整整40天,不僅用鏡頭記錄了艦員生活的細節,還拍攝到了一些稀有畫面:比如乘坐卡-27直升機追蹤試圖插入俄艦艇行進隊列的北約軍艦。

  當然,記者們的生活條件稱不上舒適。戰艦的內部裝修與遊輪完全不同。船艙不大,沒有窗戶,但“日常用品”還是有的(比如自來水)。

  “庫茲涅佐夫”號搭載了各種專業人員,包括海軍陸戰隊員、武裝警察、空軍人員,總共約2500人。

  這次遠航的條件艱苦。不僅有暴風雪如影隨形,據北方艦隊副司令維克托·索科洛夫説,更有平均7艘以上的北約軍艦監視著俄航母集群的一舉一動。

  “庫茲涅佐夫”號不僅被法國、挪威和英國偵察艦密切跟蹤,還受到來自空中和岸邊的監視。為俄羅斯航母“護航”的個別北約軍艦是當天從其他演習區域抽調而來的。俄羅斯艦艇集群令整個北約驚慌失措。

  艦艇集群還包括“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北莫爾斯克”號和“庫拉科夫海軍中將”號大型反潛驅逐艦、“阿爾泰”號救援船及其他艦艇。它們也受到北約偵察員的“悉心照顧”。英國的“裏士滿”號護衛艦甚至試圖插入俄艦隊列,逼近航母。但這位不速之客被“彼得大帝”號禮貌而堅決地驅離。當時,俄方艦艇發出了戰鬥警報,防空武器隨時準備開火。

  航母少不了幫手。比如,“阿爾泰”號救援船就搭載了潛水救生員小隊和潛水機器人。後者的主要任務是在水下600米內搜索沉沒目標。“庫茲涅佐夫”號的第一位艦長維克托·亞雷金海軍中將證實,確實出現過需要深水作業的情況,比如螺旋槳纏到了漁網上,潛水員不得不下水將其解開。

  艦長負責“庫茲涅佐夫”號上的一切,擔任這一職務的是謝爾蓋·阿爾塔莫諾夫海軍上校。不過,他本人並不為航母“掌舵”。戰艦由值班舵手和複雜儀器操縱。航母的心臟是機艙:加速、減速和停止的指令從這裡發出,身心脆弱的人幹不了這活兒。這裡的溫度高到爆表,攝像機在拍攝時都發生了故障。難怪記者濟明把在機艙工作的人稱為英雄艦員。

  不過,正因為他們的努力,航母能以18節的航速甩掉糾纏不休的北約軍艦。經常性的挑釁多次迫使航母艦員提高戰備狀態。最緊張的情節發生在英吉利海峽的最窄處——加來海峽。軍艦在這裡只能魚貫而行。在此期間,“庫茲涅佐夫”號自然沒有側翼掩護,只能依靠自己的防空武器。俄艦隊的警惕並非多餘:F-16戰機在航母上空帶有敵意地掠過。通過海峽的當晚,俄羅斯艦員一夜無眠……

  不過,對艦艇戰鬥信息中心來説,不睡覺是常態。這是航母的大腦。所有空中、水面和水下的信息都匯集於此。在航行中,這裡負責處理關於來犯北約飛機的精確信息。

  不得不提的是,西方媒體對西班牙拒絕讓“庫茲涅佐夫”號進港補給一事大肆炒作。它們妄自斷言,俄航母不得不用拖船拖行。阿爾塔莫諾夫對此反駁稱:“儲備足夠完成既定任務。”在航母通過直布羅陀海峽後,“杜布納”號油船和“阿爾泰”號救援船出色地完成了補給水和燃料的任務。

  (原標題:隨軍記者講述俄航母赴敘之路:準備對挑釁艦機開火)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上的艦員和它的艦載機(俄羅斯紅星電視臺網站)

標簽: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