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科學挖掘新裝備潛能
艦艇換代裝備較新,如何有效挖掘和發揮新裝備的最大效能,形成整體戰鬥力?對此,南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成立攻關組,10余項新裝備實戰性能指標突破出廠設定值。該支隊對新裝備的極限探索,趟開了科學用裝新路子。
主炮射擊。李家牛 攝(資料圖片)
南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科學挖掘新裝備潛能
突破性能極限形成整體戰鬥力
某新型雷達最遠探測距離超過設定距離10%,主炮連射數超過海軍同型裝備長連射峰值……日前,南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一份裝備作戰數據報告出爐,10余項新裝備實戰性能指標突破出廠設定值。
今年年初的一次實兵對抗,該支隊昆明艦官兵使用某新型雷達突破探測性能極限,雖先敵發現目標,卻造成元器件損壞。此事引起支隊黨委的思考:艦艇換代裝備較新,如何有效挖掘和發揮新裝備的最大效能,形成整體戰鬥力?對此,該支隊成立攻關組,分別對雷達、通信、機電等12類裝備進行性能評估,科學制訂使用流程,建立極限使用數據檔案。他們還將武器平臺極限射擊、複雜條件下指揮作戰、超距離探測等險難課目納入作戰方案,採取實戰對抗、隨機導調等方式,全方位檢驗裝備極限性能。同時,他們與廠家和科研院所成立風險評估組,對極限訓練進行安全論證,做好裝備使用的風險評估和維護保障。
對新裝備的極限探索,趟開了科學用裝的新路子。今年以來,20余套建立在新裝備數據基礎上的戰法成果得到檢驗,上千組裝備使用數據進入作戰數據庫,縮短了新入列戰艦戰鬥力生成時間。
(原標題:10余項新裝備實戰表現突破極限,這個驅逐艦支隊咋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