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滾動>>正文

中國空軍"戰神"駕馭者:祖國需要,一飛沖天

2017-01-03 15:50:28|來源:科技日報|編輯:張倩楠

資料圖:轟-6K

  (本報記者 唐先武 通訊員 余泓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遠程戰略轟炸機,被譽為“戰神”。而作為新型轟炸機轟-6K首批機長、指揮員的一員,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團參謀長劉銳,“膽子大”,超低空突防敢飛極限“高度”,日常訓練敢飛極端氣象,先後創下新型轟炸機戰備訓練的多項紀錄,是名副其實的“空中王牌”;“有血性”,面對茫茫海空,氣象複雜多變、地域環境陌生等諸多情況,果斷帶領機組沉著應對,首次在西太平洋留下了中國空軍的航跡。隆冬時節,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這位“戰神”駕馭者。

  小戰機大使命

  等不起慢不得

  皮膚白晳,面色和煦,笑容溫暖,除了一身健碩的肌肉格外耀眼外,37歲的特級飛行員劉銳與記者想像中的形象有很大出入。

  想當初,劉銳就一桿一舵地練,一關一關地闖,同批戰友中第一個放單飛,第一個任機長、教員、指揮員,第一個執行重大任務。

  “戰神”落戶,全團官兵為之振奮。為儘快掌握新機性能,劉銳和戰友們連續一個月鉚在改裝一線,每天飛機座艙、學習室、宿舍“三點一線”,熟記1600多個性能數據,默畫100多張座艙圖;為了讓新機儘快定型,他既當改裝員,又當試飛員。

  從30度角開始,劉銳向起飛仰角極限發起挑戰,經過反復週密的推算和一次次驚心動魄的騰空拉起……1個月後,劉銳把這個數值刷新到新紀錄,大大減小了戰機的起飛距離。

  3個月裏,通過一次次試飛,劉銳先後提出的座艙儀錶設備佈局等40余條改進意見,全被廠方採納。

  新機要真正形成戰鬥力,必須培養出一批成熟的新型轟炸機飛行員。制訂方案、編寫大綱……劉銳開始了成批培養新型轟炸機飛行員的艱難探索。白天,他除了試飛,還要給新飛行員講課;晚上,他要對新飛行員進行講評,有時一個細節要反復摳上幾十遍。

  就這樣,劉銳先後帶出了一批既有高度協同意識,又有獨立作戰能力的“突防能手”:張元武、孫陸宇、張林、張斌、井壇……

  練時多對風險

  戰時少對死神

  “他平時看上去挺隨和的,可一旦升空,那就判若兩人了。”團政委劉勝這樣評價劉銳。在他看來,這個在地面上謙遜優雅的書生型軍官,卻是天空裏的最兇猛的鷹。

  2015年仲春,某海域雲層重疊,海空一色,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即將展開。劉銳和戰友們奉命對地導、雷達嚴密防護下的某海上陌生目標實施突擊。

  當天,在飛機到達下降點時,劉銳將高度降至預定高度,按照常規方法對“敵”雷達進行試探,可無論怎麼嘗試,耳邊的告警聲音依舊不斷,飛機仍然被追蹤。如果再保持這樣的狀態,馬上可能被鎖定“擊落”。

  危機時刻,劉銳做出大膽決定:繼續下降高度。

  在下降到幾乎與海平面緊貼的高度時,劉銳迅速改平,成功規避掉警戒和跟蹤制導雷達的搜索,駕機超低空向預定海域撲去,成功對預定目標實施精確轟炸。

  2015年又一次,劉銳帶隊南海戰巡後返場,就在即將加入起落航線時,突然下起瓢潑大雨,能見度急速降低。

  按照規定,他們可以選擇備降機場。但劉銳認為,這正是驗證新機最低起降條件的好時機。

  “注意觀察,監控好航行諸元。”劉銳十分鎮定,一邊穩定操縱飛機,一邊提醒機組。

  “發現跑道!”當距離跑道500米時,一絲亮光進入劉銳視野,他迅速調整機頭,收油門、帶桿……一連串動作後,戰機穩穩接地。

  創遠海訓練先河

  載中國空軍史冊

  這是註定要載入空軍史冊的一天。

  2015年3月30日,劉銳和戰友們奉命執行遠海訓練任務。

  茫茫海空,氣象複雜多變、地域環境陌生,劉銳帶領機組沉著應對,駕機成功穿越巴士海峽、突破第一島鏈,首次在西太平洋留下了中國空軍的航跡,開創中國空軍遠海訓練先河。

  如今,在海上維權、南海戰巡、西太平洋遠海訓練到任務一線,劉銳和戰友們用長空裏一次次生死之搏、用天地間一道道精準航跡向世人證明:“祖國需要,一飛沖天。”

  一次,劉銳帶隊南海戰巡。航行途中氣象突變,戰鷹猶如一葉小舟在雲海裏上下顛簸,雨滴打機身發出的悶響和耳邊不斷傳來的結冰告警聲,刺激著每一人的神經。

  “穿雲!”劉銳決定。靠著目視和雷達指示,他們朝雲縫飛去,其間不斷改變坡度避開一個個巨大的雲柱,30多分鐘後,“戰神”終於闖出鬼門關,飛抵遠海預定空域。

  2016年9月,劉銳再度領受西太平洋遠海訓練任務。然而天公不作美,機場上空濃霧四起,能見度不足50米。作為空中指揮員,劉銳率先駕機準時起飛,如同一柄出鞘長劍,消失在茫茫霧靄中。當天,他和戰友飛出“第一島鏈”千余公里,再一次向世界展示大國戰略空軍風采。

  (原標題:中國空軍“戰神”駕馭者:祖國需要,一飛沖天)

標簽: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