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滾動>>正文

盤點美俄情報戰:特工裝備精良 劇情堪比好萊塢大片

2017-01-11 10:29:17|來源:參考消息網|編輯:金近

資料圖:俄羅斯展示策反其情報人員的美國外交官所攜帶的諜報工具:假發、現金、刀、地圖和指南針等。

  參考消息網1月11日報道 美聯社1月3日報道稱,快要下臺的奧巴馬最近與莫斯科杠上了。已是跛腳鴨的他宣佈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並驅逐35名俄羅斯外交官,理由是美國指控俄羅斯駭客干預美國的總統大選。

  但這種口角只是美俄長期以來針鋒相對的外交鬥爭的冰山一角。華盛頓和莫斯科在冷戰期間以及冷戰結束後一直爭鬥不斷。近日,美聯社盤點了1980年以來美俄之間幾次重大的外交衝突。

  2013年5月:克裡姆林宮的安全部門表示,一名美國外交官因招募一名俄羅斯情報人員而遭驅逐。他們展示了間諜片裏常見的諜報工具:假發、現金、刀、地圖和指南針,還有一封承諾提供百萬鉅資以換取“長期合作”的信件。作為克格勃繼承者的聯邦安全局稱該外交官是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三秘瑞恩·福格爾。福格爾案讓人想起冷戰雖然結束多年,但俄羅斯和美國仍然在互相監視,反間諜行動仍在進行。

  2012年12月: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簽署法律,禁止美國公民收養俄羅斯孩子。這項禁令是對美俄外交關係的打擊,是因為俄羅斯方面指控被收養的俄羅斯兒童在美國被虐待。它也是針對美國通過《謝爾蓋·馬格尼茨基法治問責法》的,後者是為了懲罰俄羅斯侵犯人權者。

  2010年7月:冷戰以來最大一次間諜互換。10名承認潛入美國郊區隱藏的俄羅斯特工被驅逐出境,換取4名被控背叛莫斯科投奔西方的人。這些特工雖然在美國生活多年,但仍有很重的俄羅斯口音。他們承認有罪並被判刑,後被驅逐出境。這10人被控使用偽造的護照、密電碼、假名和加密無線電,過著雙重人的生活。

  2001年2月:一名前聯邦調查局反間諜特工羅伯特·漢森被逮捕,被控替俄羅斯和前蘇聯從事間諜活動,向蘇聯駐華盛頓大使館負責情報的官員提供高度機密的國家安全情報。在此之後,美國驅逐了50名俄羅斯外交官。聯邦調查局稱漢森是該局歷史上最具破壞力的間諜。

  1994年2月:美國驅逐俄羅斯高級情報官亞歷山大·李森科,稱其負責監視中央情報局特工奧爾德里奇·阿梅斯。此前幾天,阿梅斯和他的妻子遭逮捕,罪名是從1985年至1993年將情報出售給莫斯科。雖然將阿梅斯驅逐,但克林頓政府還是強調了與俄羅斯保持密切關係和葉利欽總統繼續進行改革的重要性。

  1986年10月:總統羅納德·裏根將55名駐華盛頓和舊金山的蘇聯外交人員驅逐,此前還驅逐了25名蘇聯駐聯合國使團的人員。蘇聯先後進行了報復,驅逐了美國外交官並宣佈美國在莫斯科和列寧格勒(聖彼得堡)的使團不得雇用蘇聯員工。

  1980年3月:為回應1979年12月蘇聯對阿富汗的入侵,總統吉特·卡特宣佈美國將抵制在莫斯科舉行的夏季奧運會。他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蘇聯拒絕了卡特要求蘇聯2月份從阿富汗撤軍的最後通牒。蘇聯則率領共産黨國家抵制了1984年在洛杉磯舉行的夏季奧運會。蘇聯軍隊直到1989年才撤出阿富汗。(編譯/涂頎)

  (恩仇錄!外媒盤點美俄情報戰:上百蘇俄特工遭驅逐)

標簽: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