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無人機已覆蓋10多個國家 年交付200余架
歷史的車輪總是在無意間滾滾向前,誕生於上世紀初的無人機,迄今已有百歲。曾經我們把它當成一個新鮮名詞,隨著信息化時代到來,無人機作為一個新興領域,頻換“新裝”的無人機不只限於民用,軍用已成為一種常態。
科技創新催生武器裝備的深度變革。東方中國,一架架“彩虹”無人機冉冉升起,“彩虹”所折射出的每道光芒,都見證著國産無人機的快速成長。“彩虹”的豐羽路,是中國無人機快速發展的縮影,短短15年間,“彩虹”無人機5種型號振翅高飛,多款型號遠銷國外,逐漸成為享譽中外的明星産品。近日,記者走進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作為“彩虹”無人機的“娘家”,這裡與“彩虹”發生了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國産無人機又是如何實現步步騰飛?請跟隨記者的腳步,探尋無人機飛行的航跡。
彩虹”無人機折射的四道光
■本報記者 張新 通訊員 胡爾根
創新之光:創新是“彩虹”的制勝密碼
走進近千平米的展廳,面對“彩虹”家族的5位成員時,記者難以想像到“彩虹”成長之初的那份艱辛。
1999年春天,部隊某研究院在試驗時公開進行配套無人機平臺的招標,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7名同志成立無人機項目論證組參與競標。此時,他們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無人機也僅僅停留在構想。雖然鎩羽而歸,但競標讓他們更堅定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歲月更迭,歷經十幾年的煉羽,“彩虹”成功打開了海外市場,創造了國産無人機的驕人戰績,成為了國産無人機中的明星産品。
一個組建十幾年的團隊,緣何能夠緊跟世界無人機發展趨勢,接連打造在國際市場具有影響力的産品?全程見證“彩虹”成長的總工程師石文揭開了其中的奧秘——
“創新為‘彩虹’帶來了生命的曙光。”
從無到有,研究院歷經5年探索,先後攻克了全複合材料機體、火箭助推起飛、傘降回收系統和數據圖像同步傳輸等難題。2004年仲夏,第一架全自主飛行無人機翱翔藍天。
憑藉優異性能,“彩虹”得到了海外客戶的青睞,訂單持續增加,裝備發展的步伐也不斷加快。研究院先後對無人機的動力裝置、結構強度、數據鏈路進行研究改進,制定了研製程式、設計規範、總體設計以及總裝測試的品質管理規範性文件。如今的“彩虹”改頭換面,已經由單純偵察變身察打一體,從助推傘降升級到自主滑跑起降,任務性質延伸到遠程巡航,自身實現了質的飛躍。
“創新縮短了時間差,創新是‘彩虹’的制勝密碼。”在石文眼裏,創新為“彩虹”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他們依託人才和技術革新,形成了穩定的研發團隊和人才儲備,建成了大型無人機的設計生産基地,新一代“彩虹”正等待試羽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