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滾動>>正文

俄航母首次實戰耗資超一億美元 被批水準不高

2017-02-09 15:50:43|來源:環球網|編輯:金近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參與敘利亞軍事行動畫面。

  【環球網2月9日報道】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羅斯強力部門消息人士6日透露,完成在敘利亞海岸戰鬥任務後,以“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空母艦(以下簡稱“庫艦”)為首的俄艦隊將於9日回到北莫爾斯克海軍基地。俄媒也開始對俄航母編隊此次作戰行動進行總結。按照俄媒的報道,此次行動,“庫艦”及其編隊耗資超1億美元,進行了420架次戰鬥飛行,損失兩架戰鬥機。中國專家表示,“庫艦”的首次實戰經驗對於中國航母遼寧艦也有一定借鑒價值,但總體上看中國航母未來遇到的作戰環境可能更複雜,中國海軍應該從更高的起點組織訓練。

  兩月耗資超一億美元

  俄羅斯《商業諮詢日報》7日報道稱,此次俄航母敘利亞之行耗資為75億-100億盧布(約合1.26億-1.68億美元)。這些費用包括食品、燃料、作戰飛行和艦上人員作戰津貼。其中燃料費用(包括編隊其他艦隻)為11億-15億盧布。艦載機進行了420架次戰鬥飛行,費用約為14.7億盧布。航行117天保障人員的飲食費用約為3.25億盧布。人員的作戰津貼約為3.83億盧布。其中耗費最多的是墜海的2架艦載機,其價格約為45億-67億盧布。報道稱,實際費用可能還要高。

  報道稱,俄國防部並沒有公佈在作戰行動使用核潛艇等其他艦隻的信息。去年11月8日,由“庫茲涅佐夫元帥”號航母、“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大型反潛艦“北莫爾斯克”號、“庫拉科夫”號和多艘補給船隻組成的戰鬥群在靠近敘利亞的地中海海域執行反恐任務。這個集群還包括40架艦載飛機和直升機。11月15日,蘇-33戰機首次從“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上起飛執行任務,完成歷史首秀。此外,“格裏戈洛維奇海軍上將”護衛艦向目標發射“口徑”巡航導彈。今年1月6日,“庫艦”開始從地中海返回。2月8日將駛入科拉灣,2月9日俄軍將在北莫爾斯克海軍基地舉行盛大歡迎儀式。

  俄專家的評價很“撕裂”

  俄羅斯《觀點報》報道稱,俄北方艦隊司令尼古拉·葉夫梅諾夫表示,這是俄艦載機有史以來首次參加作戰行動。兩個月來,這支艦艇集群在敘利亞作戰飛行420架次,其中117次是夜間飛行,摧毀近1200個恐怖分子的設施,共有20名艦載機飛行員獲得勳章。儘管在地中海遊弋期間發生意外事件,導致2架艦載機失事,但飛行員均彈射生還,航母也沒有受損,這樣的損失“相對來説並不大”。

  不過,俄羅斯政治和軍事分析研究所專家亞歷山大·赫拉姆奇欣對航母編隊此次軍事行動並沒有給予太高評價。赫拉姆奇欣認為,俄艦載機航空兵在敘利亞作戰行動中表現並不佳。2架艦載機墜海,表明他們的戰備水準不高。因為這並不是技術故障,而是操作不當造成的。據俄羅斯媒體此前報道,俄羅斯專家組調查,當時蘇-33戰鬥機降落時偏離跑道中心線的距離比最大限度4.2米多出0.5米,達到4.7米,造成攔阻索斷裂。

  俄羅斯《生意人報》7日報道稱,俄羅斯軍事專家維克多·穆拉霍夫斯基表示,此次作戰行動花費如此多的費用是值得的。這是俄羅斯航母編隊首次投入實戰,武器系統及人員只有在實戰中才能檢驗其實際效能。俄羅斯支持海軍運動組織領導人米哈伊爾·涅納舍夫也表示,此次航母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展示了實際打擊能力。雖然在行動過程中,航母曾遭西方嘲笑,但其表現是出色的。艦載機戰鬥飛行420架次,摧毀了1000多個恐怖分子目標,這一效率是極高的,且執行了大量的夜間空襲任務,體現了艦載機全天候作戰能力。

  俄羅斯創新發展研究所專家安東·馬爾達索夫則認為,航母編隊在敘利亞作戰行動中貢獻有限。他表示,艦載機確實摧毀了一些目標,但對攻佔阿勒頗並沒發揮大作用,且損失了2架艦載機,這是一個大損失。航母返回後,要進行大修,這又需要花費很長時間。

  對遼寧艦有啥借鑒意義

  由於中國航母遼寧艦原本是俄羅斯“庫艦”的姊妹艦,兩者在艦載機起降方式、艦艇佈局、艦載機類型上都有一定相似之處,因此有專家認為中國應該認真研究此次俄航母的實戰經驗和教訓。特別是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在低強度的戰鬥中連續損失兩架戰鬥機,應該引起足夠重視。這顯示出艦載戰鬥機飛行員的高風險和對艦載機著艦技術的高要求。除了加強高海況條件下的起降訓練以外,也要加強艦上更換攔阻索和艦載機夥伴加油技術的訓練,以防攔阻索斷裂後影響後續戰機著艦。畢竟並不是任何時候艦載機都能像“庫艦”的艦載機那樣可改去陸上機場著陸。另外,海上搜救能力是海上作戰的一個基本能力,此次俄海軍雖然墜毀兩架戰機,但飛行員都得到了及時救助,最大限度挽回了損失,這也是中國海軍需要認真研究的。

  不過也有中國軍事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指出,此次“庫艦”作戰是在己方完全獲得制空權的情況下進行的,對手既無法威脅俄航母,也很難抗擊其艦載機的轟炸,總體看俄軍作戰強度不大,兩個月僅飛了420架次,其組織運用的複雜性也不高,俄羅斯海軍此行本身也是練兵和驗證。未來中國航母如果參加作戰可能會面臨更複雜的情況,需要電子戰飛機、空中加油機、預警機的協同作戰,這都是“庫艦”此次實戰所沒有涉及的。

  (原標題:俄航母首次實戰被批水準不高 中方需要借鑒啥?)

標簽: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