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被印媒吹捧的反導系統 真能攔截東風21?
資料圖:印度PDV攔截導彈
【環球網軍事2月13日報道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亦馳 環球時報記者 劉揚】11日上午印度進行的一次成功的反導試驗讓印度媒體興奮異常。按照印度媒體的報道,印度“大地攔截彈”在97公里高空精確撞擊了模擬射程2000公里彈道導彈的靶彈。“里程碑式的事件”“星球大戰型攔截彈”等溢美之詞被紛紛拋向這套實際上已拖延數年的反導系統。印度軍方甚至聲稱,印度由此進入由四五個大國組成的反導俱樂部。不過中國專家表示,總體來看印度的這套反導系統應該沒有印度媒體想像的那麼完美,面對具有完善突防技術的彈道導彈進攻,“大地”可能還很難擋住。
印媒歡慶“里程碑式的成功”
《印度斯坦時報》網站12日報道稱,印度週六成功試射一枚攔截彈,這成為其發展雙層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新里程碑。新德里電視臺網站12日則將這種導彈稱為“星球大戰型”攔截彈。報道稱,此次試射標誌著在發展反導系統方面,印度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
“週六早晨,隨著一枚高層攔截彈成功摧毀孟加拉灣上的一枚來襲彈道導彈,印度朝著掌握雙層彈道導彈防禦系統邁進了一大步。”《印度時報》12日的報道難掩興奮。報道還援引印度總理和軍方的話盛讚這次試驗。報道稱,莫迪宣稱:“今天,我們的科學家試驗了一種可在高空摧毀敵方導彈的高空攔截彈。全球只有四五個國家擁有類似導彈。”
《印度時報》稱,印度國防研究發展組織(DRDO)對於其延誤很久的彈道導彈防禦系統雄心勃勃,宣稱在兩年內部署雙層導彈防禦系統,以實現保衛重要城市或戰略要地的目標。但DRDO之前也曾許諾,最晚在2014年新德里將得到能夠防禦射程為2000公里的導彈襲擊的盾牌。
97公里高空的直接撞擊
印度各大媒體也對攔截試驗本身進行了報道,但其中一些信息不是很一致。《印度斯坦時報》網站報道稱,攔截彈是上午大約7時45分發射的。“大地攔截彈”(PDV)的任務是對付地球大氣層外目標。DRDO的一名官員説,“PDV攔截彈和兩級的靶彈最終成功對撞”。這個靶彈用於模倣射程2000公里的敵方彈道導彈,它是從位於孟加拉灣的一艘船上發射的。報道稱,雷達首先追蹤到了“敵方”彈道導彈,計算機根據雷達數據預測出來襲彈道導彈的彈道,PDV一直保持待命狀態,一接到發射指令後便點火升空。攔截彈最初由慣性導航系統制導,導彈飛出大氣層後,導彈頭部的熱保護罩脫離,紅外跟蹤系統開始按照任務計算機的設定來搜索目標。在慣性制導和紅外導引頭的制導下,導彈進行了攔截。“所有的動作都由靶場的遙感裝置實時監控。”
《印度時報》則稱,這一試驗開始於上午7時45分,一枚模擬敵方彈道導彈的靶彈從孟加拉灣的一艘船上發射。在全自動狀態下,遠程雷達連續跟蹤這一目標並向任務計算機反饋其彈道數據,隨後,攔截彈從大約200公里外發射,最終在大約97公里高度直接命中靶彈。新德里電視臺的報道稱,攔截彈是早晨8時發射的,“這是第二次在100公里左右高度攔截敵方彈道導彈”。
“大地”能不能擋住“東風”?
印度媒體號稱其反導系統可有效應對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彈道導彈,但接受採訪的中國軍事專家表示,印度反導系統的實際能力並不像該國媒體想像的那麼樂觀。目前印度發展了所謂的雙層反導系統。底層為“先進防空彈”,類似于“愛國者-2”防空導彈系統;用於高層攔截的就是此次試射的“大地防空彈”,最初該彈是在“大地-2”液體燃料的彈道導彈的彈體上加裝了新的導引頭,後來才改為固體燃料發動機。印度媒體曾將其與“薩德”比較,其實技術上相差不少。“薩德”既可以在大氣層內攔截,也能在大氣層外攔截目標。“大地”攔截彈此前的攔截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充當靶彈的彈道導彈射程近、速度小,而且採用頭體不分離的設計,可以説是世界上最容易攔截的彈道導彈。加之攔截高度在100公里左右,這個高度接近其彈道頂點附近,速度在整個飛行階段又是最低的,就更容易攔截。
這次據稱靶彈是模擬射程2000公里的中程彈道導彈,而且採用了兩級設計,儘管實際飛行距離只有不到200公里,但從其大約15分鐘的飛行時間來看,可能採用了高拋彈道,攔截難度要比以往更高。但無論如何,這幾次試驗都是實驗室條件下的試驗。靶彈飛行時間、彈道幾乎是事先完全掌握的,靶彈飛行過程中也是四平八穩,沒有什麼變軌和機動。而包括中國“東風”系列彈道導彈在內的世界先進導彈採用了大量突防技術,不要説僅僅依靠“大地”攔截彈,就是雙層攔截系統都用上,恐怕也攔不住。至於“大地攔截彈”能否反衛星,這還要看其最大攔截高度和機動能力。像美國的“薩德”攔截彈最大攔截高度在180公里左右,“大地攔截彈”大概不會超過這個高度,而目前基本沒有正常運行的大型衛星在這個高度。另外,衛星的速度遠遠超過中近程彈道導彈,從這個角度看攔截難度更大。
(原標題:這款被印媒狂吹的反導系統 真能攔截東風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