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重要航展?外媒稱印度航展組織混亂 展商稀少
參考消息網2月16日報道 《印度教徒報》網站2月15日報道稱,印度航展號稱亞洲最重要的航展,但在此次為期5天的活動的第一天,參展的外國戰鬥機、飛機和無人機少之又少,印度空軍的飛機和直升機則更多了。
展商稀少觀眾寥寥
一天兩次的飛行展示以進入武裝部隊服役的各種直升機開始:3架米-17直升機,首次亮相的由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製造的輕型多用途直升機,以及很受歡迎的“孔雀”飛行表演隊。
跟隨其後飛過天空的是隆隆作響的戰鬥機:蘇-30戰機、“光輝”戰機、“鷹獅”戰機、F-16以及法國的“陣風”戰機。
2017年的航展有兩支來自國外的專業隊伍。“斯堪的納維亞”飛行表演隊的黃色飛機博得喝彩,尤其是著名的機翼行走表演者在飛速行進的飛機上保持平衡時;英國“雅皮士”飛行表演隊繼續展示無懈可擊的隊形。
名義上2017印度航展似乎是迄今為止其最大的——至少在規模上,展覽面積超過2.76萬平方米。然而,在地面,人群稀稀拉拉;在展覽首日,商務會議少,參展商更少。
本次參展商有549家,比上屆減少近100家。參加過近幾屆印度航展的人認為,這是因為有望達成的大規模交易不多。
雖然參加航展的人不多,但很多訪客因為活動組織“混亂”而感到失望。
公共區域也存在問題,許多人無法進入觀看表演。有觀眾稱,雖然購買了門票,但他並未獲准進入飛行表演觀看區。
防務大單期待落空
另據美國《防務新聞》週刊網站2月14日報道稱,印度國防部長馬諾哈爾·帕裏卡爾在2017印度航展開幕式上並未宣佈備受期待的、旨在促進國內私營部門業務的“戰略夥伴”政策,雖然他表示會加大力度推動武器和裝備的國産化。
一家歐洲航空航天公司不願透露姓名的首席執行官説:“‘戰略夥伴’政策的推遲將影響價值超過300億美元的國防項目。”
帕裏卡爾14日在對媒體談到該政策的進度時説:“我們非常接近尾聲了。有時,我覺得這就好比載入一些程式,進度很快就達到95%,最後5%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他在談到國內航空航天市場的潛力時説:“未來幾年內,我們需要300至400架戰鬥機、800至1000架直升機,還需要5000台航空發動機。”
懸而未決的“戰略夥伴”政策涉及的防務項目包括一筆為印度海軍提供不依賴空氣推進潛艇的120億美元交易,一個價值超過120億美元的單發戰鬥機項目,以及價值30億美元的海軍通用直升機採購項目。
力挺“光輝”戰機生産
路透社2月14日報道稱,印度國防部長馬諾哈爾·帕裏卡爾14日表示,印度將為其輕型戰鬥機開闢第二條生産線,從而推進軍方多年來一直持懷疑態度的本土飛機。
在印度謀求從零開始為其完全依賴外國飛機的空軍打造現代化戰鬥機的33年後,“光輝”戰鬥機終於在去年入役。但這種單引擎飛機仍然飽受生産延誤的困擾,目前只有3架飛機進入空軍。
帕裏卡爾説,政府剛剛批准一項總金額為13.6億印度盧比(約合2032萬美元)的投資,為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建立第二條生産線,以提高本土戰鬥機的生産。
“在接下來的3個月中,第二條生産線將開始運作。”帕裏卡爾在印度最大的航空展舉行之際告訴記者。他説,兩條生産線能生産16架飛機,以滿足空軍的需求。
(原標題:亞洲最重要航展?外媒:印度航展組織混亂 展商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