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部長:關注科技成果專業轉化服務隊伍和平臺建設

2016-03-11 13:42:4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阮明藝):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兩會”上做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到2020年,科研成果對經濟的貢獻率要達到60%以上。中國科技部部長萬鋼10號表示,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提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貢獻率,而幫助科技成果進行專業轉化的服務隊伍和平臺建設將是未來關注的工作重點之一。

  “創新”是今年兩會被提及頻率最高的詞彙之一,而科技無疑是創新的有力推動器。在10日舉辦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上,科技部部長萬鋼表示,2015年科技進步對中國經濟社會的貢獻率是55.3%,全國技術市場的成交額已經達到了9835億。

  萬鋼表示,從數字看,中國近年來的科技成果轉化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依舊存在短板,因為在這些科技成果的轉化中,有八成是由企業完成的,科技創新的另一有力選手——高校和科研院所卻相對“缺席”。究其原因,萬鋼表示産權不明確、産學結合不緊密都是阻礙科技成果轉化的因素:“我們就對科技成果轉化法的實施進行過調研,發現過去的問題是在主要是審批手續過長,不適合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處置權、收益權不明確;企業和高校産學研的合作中還存在一些障礙;技術、市場發展不成熟、轉化過程不順暢。”

  去年10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正式實施,取消了審批程式,直接參與科技成果的科技人員可以享受轉化受益的50%以上。不少科研人員都對此持歡迎的態度。不過,激勵科技成果轉化的口子開了,具體如何落地還有待各方的共同努力。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化工係副主任邢新會表示,明確了産權和如何收益權等問題,但市場、推廣等方面畢竟不是所有的科學人員都擅長,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還需要搭建專業的轉換服務隊伍:“現在我們有技術轉移中心,但基本上是以行政管理的辦法來做,它對老師做的東西並不了解,對市場的需求也不了解,對接不了,所以大部分工作基本就落在科研人員本身身上。”

  目前,許多科研院校都陸續嘗試相關服務平臺的搭建,清華大學和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就共建了一個成果孵化中心——XIN中心,依託雙方各自的優勢資源,一個專業的促進技術轉化平臺逐見雛形。目前XIN中心孵化的多個項目已經和企業達成合作研發協議或已經進入産品的實際生産準備當中,張首沫博士負責的DM超潤滑機械硬碟團隊就是其中的一位受益者。張首沫博士表示,來自XIN中心的商業導師為項目找對市場,加速項目的商業化進程:“我們開始是認為我們基礎是可以應用到機器硬碟,但是我們沒有得到市場的反饋。我們加入新中心之後,帶我們那個項目的商業導師,他在高科技創業領域有二十多年的一個經驗,我們一同去了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然後在這個展會上,我們導師教我們如何與這種大公司高層進行交流,所以我們在展會上成功的獲得了硬碟界最大的公司數據,西部數據高層的關注,更以市場為導向來引導我們如何進行下一步的研發。”

  此外,不少地方政府也在積極探索如何推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科技廳廳長周國輝先生介紹,浙江政府搭建的網上技術市場進行技術市場競價拍賣,目前已經累計成交11.6億元:“我們開展了技術市場的競價拍賣,商品像藝術品一樣進行現場實拍,到現在已經搞了六屆,累計成交金額達11.6億,平均溢價33%。深受高等院所、科研院所專家們的歡迎,更受企業的歡迎。去年有一個項目拍了2000萬,後來我問他為什麼拍2000萬,他説以前拍了一個當年就産出效益。”

  科技部部長萬鋼表示,下一步,科技部重點要促進企業和高校的緊密合作,鼓勵高校科技資源的開放,為企業提供技術的研發服務、檢測、試驗、諮詢等一系列的活動,來推動技術創新領域成果的落地轉化。同時要加強技術市場的建設,培育一支既懂産業又懂科研的專門從事轉化服務的隊伍。